长按扫码立即购票
和吴晓波老师一起看工厂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989年,一位省领导带队到湖南一家焊接材料厂视察,看到工厂的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建设一流企业”,下联是“造就一流人才”。
省领导略加思索,提议再加一个横批:“做出一流贡献”。
“建设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也许正是这三个“一流”,让当初的地方小厂成为了如今的“大国重器”——三一重工。
“世界泵王”全球最长钢制臂架86米泵车、“全球第一吊”4500吨履带起重机……这些仅仅听上去就令人感到震撼的产品,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去年5月,三一首次跻身《福布斯》全球企业500强,是榜单中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工程机械企业。
而在背后支撑这些光鲜亮丽成绩的,正是三一在坚定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能力。
5月15日—16日,我们将携手飞书一起走进标杆工厂第二站——三一重工,吴晓波老师将带大家探访工程机械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灯塔工厂”,以及首次开放参访的重卡工厂,一起看看“大国重器”背后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实践。
5月15日晚—5月16日全天
一起去长沙三一重工
看“大国重器”背后的智能工厂
点击按钮立即购票
去三一重工看什么
很多人对三一重工的第一印象是挖掘机,因为在大大小小的工地上都能轻易看到它们。
由于性能要求高,挖掘机向来被称为工程机械行业“皇冠上的明珠”,而平均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的“三一速度”,成功撑起了它连续11年全国第一、连续2年全球第一的销量。
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三一还有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成套路面机械等多种销量第一的产品,哪怕与德国的工业4.0标杆相比,这个成绩也毫不逊色。
要知道,仅仅是如此庞大的订单量,就对工厂、工艺和生产线提出了极高要求。
据了解,早在2008年,三一就在湖南长沙筹建18号工厂,开启了数字化建设,这也是此次标杆工厂之行的目的地之一。
4年后,18号工厂全面投产,当年即实现了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能提升23%、不良品率降低15%、整体运营成本降低24%的好成绩,被业界称为“最聪明的工厂”。
2019年,三一又对18号厂房进行了“再造”,这次的目标是打造集团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项目。
所谓“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组织评定的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制造工厂,而仅仅是入选,就需要集成至少5个世界级领先水平的技术应用,包括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分析、5G等。
改造完成后,18号工厂成为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先的“灯塔工厂”,具备60余种型号产品混装能力,有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港口机械等多条装配线,实现了高度柔性生产。
以下料环节为例,由智能天车将泵车制造所需钢板自动吊入作业台,智能调度高速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前面我们提到的“世界泵王”,便从这里起步。
18号工厂最大的特点是,10万平方米的厂房聚集齐了八大工艺,实现了一块钢板进入、一台整车开出,大大降低了场内物流成本。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利用数字检测、IoT、数字孪生等尖端技术,消除瓶颈工序,最终才能实现从钢板被送入到加工完成被送出的无人化“黑灯工厂”。
这次标杆工厂之旅,我们也将去到投产不久且首次开放参访的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
据了解,总投资220亿元的重卡智能产业园,将进行燃油重卡、电动重卡、氢燃料重卡以及其他核心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预计产值超1500亿元,再加上新一线混凝土机械辐射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
在三一智联重卡工厂,我们可以看到冲压、焊接、涂装三大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高效率总装线,直接感受从一块钢板变成一台重卡的奇妙之旅。
看工厂可以收获什么
在三一重工,我们将通过一天一晚的学习与交流,完成一次“智造之旅”:
5月15日晚上:先导课
介绍工厂特点、发展、优势,并由专家导师从专业角度为大家梳理学习逻辑,引导大家从自身开始思考,带着问题去看工厂。
5月16日上午:两座智能工厂参访
去看智能工厂的实际应用场景及成果,现场听吴晓波老师、带队导师和企业高管的讲解和互动,了解标杆工厂的新知识及新技术。
5月16日下午:高管分享+讨论交流+导师分享+深入复盘
参访结束后,将请企业高管分享经验,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问答交流,并由专家导师总结复盘,帮助大家提炼可借鉴经验。
此次参访,除了去工厂实地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以外,我们还将对数字化转型命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相对传统的重工业耕耘30多年,三一重工经历过多次转型升级浪潮带来的挑战,而它在建设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也值得当下的制造企业和传统工厂借鉴。
2018年,三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梁稳根曾表示:不能实现数字化升级肯定就“翻船”,转型升级成功就会“翻身”变得更加强大。
为实现彻底的数字化转型,2019年以来,三一共投资近100亿元,同时启动数十座“灯塔工厂”的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然而,大手笔投入适用于三一这样的大型企业,却不一定适用于中小企业。
依托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三一实现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帮助其他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这次,我们也邀请到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 分享他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的见解。
关于树根互联,还有个有趣的“挖掘机指数”,一度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在18号工厂的参访过程中会有专人讲解。
“挖掘机指数”从何而来?
2008年,三一重工做了一项创新,在挖掘机上装上了传感器和远程控制系统,挖掘机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会形成一条数据。
到了2014年,三一有几十万台挖掘机分布在全中国的各个建筑工地上,由此便诞生了“挖掘机指数”。通过这个指数,你可以了解中国基建的基本情况。
除此之外,这次参访还有很多有趣环节等你来体验。
如果你也想亲自走进标杆工厂,看“大国重器”背后的智能制造实践,探索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方法,欢迎跟着吴晓波老师的步伐,一起向标杆工厂取经问道。
5月15日晚—5月16日全天
一起去长沙三一重工
看“大国重器”背后的智能工厂
点击按钮立即购票
和吴晓波老师一起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