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前两天刷到郑钧让他儿子磕头的新闻没,斯文当时一整个瞳孔地震,就觉得很unbelievable。那可是郑钧诶,年轻时候多么酷、多么叛逆、多么自由的一个人,怎么还体罚儿子呢?
这事儿还是郑钧发微博自曝的,说儿子撒谎被他抓住,他罚孩子磕一千个头。磕了两百个之后孩子绷不住了,问他有没有别的选择。郑钧:那我打你一顿?或者换成双盘俩小时?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双盘是瑜伽禅修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孩子刚开始选择把磕头换成双盘,“这样还能学点东西”,结果到了最后十分钟崩溃狂喊“我再也不敢撒谎了”,即便哭成泪人也还是努力坚持了下来。
整个过程中郑钧就在旁边围观,甚至还录了视频给儿子存着。从郑钧的用词上就能看出来,他并不觉得自己让孩子磕一千个头是什么严重的事,要不然他也不会把这件事当成段子发微博,又一不小心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刚开始嘲他的人很多,说郑钧这行为就是典型的“父母权力感、控制欲的表现”,这么对孩子简直是一种虐待,甚至在“享受凌虐孩子尊严的快感”。还有人扒出了郑钧以前的采访,觉得他很丧,“肯定被家长同样对待过”。
还有人讨论他们家的亲子关系,质疑“这种人为什么要生孩子”,虽然郑钧自称这么干是为了惩罚孩子撒谎,可难道他自己就从来没说过谎吗?挨罚的孩子以后会不会时时刻刻盯着他,“撒谎也让他磕一千个”?
嫌郑钧教育方式不对、不尊重小孩的评论都算比较温和了,后面甚至有人上升到骂他“这算家暴”、“恃强凌弱”、“变态行为”的程度。
逼得郑钧火速上线修改微博,加了一句解释:各位家长请勿模仿,儿子平时双盘轻松半小时,我练习双盘十五年,磕长头也不是给家长,而是在禅堂。
发现自己编辑几次依然被骂之后,郑钧果断删除了这条微博,又重新来了波小科普,顺便回应网友对他的几个质疑。第一,磕长头和双盘都是喜马拉雅瑜伽的精髓动作,不仅简单有效,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双盘三小时、每天磕千八百个长头是郑钧的日常,他经常和儿子一起打坐禅修,自己做不到的也不会让孩子去做。第三,他没打过孩子,也不要求孩子实现他的梦想,惩罚和管教只是希望儿子诚实、善良、坚强、勇敢。
总结下来就是,此磕头非彼磕头,大家误会他了。不论磕头还是双盘都是他自己能做到的事,他没有打孩子,也不是故意为难小孩,这份惩罚在大众看来可能有些重,但郑钧对孩子没别的要求,只希望他诚实勇敢,可孩子却撒谎了。
站在郑钧的角度想,自家儿子犯了错,他用自己的方式给予惩罚,孩子最终也意识到了错误。这事儿本该就此翻篇,他当成个段子来跟大家分享生活,没想到惨遭误会,白白挨了一顿骂,感觉是挺无语的。
评论区的粉丝也在说,“真希望有些网友先了解再评论,我都替老郑心累”、“多亏老郑如今修身养性逐渐佛系,要是搁以前估计得和网友对骂”、还有人分析其实就是大家没看到画面,“看文字好像你在施暴”,产生误会很正常。
前·滚圈老炮儿·现·佛系版郑钧:可以理解。
误会解释清楚以后,大家又开始讨论郑钧的家庭教育是否合理。有人觉得管教儿子纯属家事,“人家教育自己的儿子,外人没资格插手”,有人觉得父亲管教儿子不论手段,有效就行,“只要孩子以后不危害社会、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没毛病”。
甚至还有人说郑钧的教育方式很值得鼓励和学习,在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对他心硬一点,总比将来等他进入社会,被别人惩罚或者被社会教做人强。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即便磕长头和双盘都是有益健康的瑜伽动作,但凡事总有个限度,别说这些动作普通人看着都累了,以“犯错了接受惩罚”为由强行让孩子做强度太大的运动,说到底不还是变相体罚嘛。
有人代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直哭着喊“再也不敢撒谎了”,很有可能并不是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是活活被累的,屈服于父亲的威严罢了。还有人简单粗暴总结了一句,“换我是会记恨一辈子的程度”。
怎么说呢,斯文觉得这事还是得一码归一码。首先网友确实误会了郑钧,他没打孩子也没故意羞辱儿子,不存在所谓的“家暴”、“变态行为”等问题。而且从这些年老郑结婚带娃之后的变化也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很爱自己的孩子。
年轻的时候顶着一张花美男脸,一度被称为“滚圈木村拓哉”,高晓松回忆过他们每次结伴出去,郑钧总会无意中抢走别人的风头,因为只要有他在,姑娘们压根不看别人。那时候的郑钧也很符合大众对浪子“放荡不羁”的想象,才华无限,夜夜笙歌,红尘潇洒。
自从和刘芸结婚之后,郑钧就开始收心,一路从好丈夫升级成好爸爸。老婆怀孕,他反而紧张到“有强烈的妊娠反应”。孩子出生之后,是他亲手给剪的脐带,给孩子起的英文名,还是自己的偶像,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的姓。
孩子平时在家有月嫂照顾,月嫂生病请假之后就变成郑钧带娃。他会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还能带着逐渐长大的儿子学骑车、练马术。朋友因此调侃郑钧,比起刘芸他更像那个生孩子的,采访上也被主持人形容,“郑钧整个人散发着强烈的母性光辉”。
挺多细节都能看出来郑钧对孩子的照顾不是作秀,比如他倒水给儿子喂药之前,会先自己试试水温,以防烫到孩子。儿子肚子疼吐了他一身,他根本顾不上擦,第一反应就是抱着孩子赶紧去医院,一路上又亲又哄地安抚。
刚有孩子的时候,郑钧对孩子的品味这事儿还非常有执念。月嫂在楼下播放《月亮之上》,郑钧一个箭步冲出去阻止人家,理由是:你怎么能让一个摇滚歌手的孩子听这歌呢?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郑钧逐渐变成了一个早起打坐、用电瓶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家庭妇男”。第一次跟儿子一起坐公交,他也会开心记录下来发微博,并由衷感慨:大俗治文青。
儿子长大之后想学吉他,曾经连《月亮之上》都听不得的郑钧,不得不把自己最牛掰的芬达吉他拿出来,接上效果器陪孩子一遍遍弹奏生日快乐歌。郑钧:这算报应吗?
所以有些网友说郑钧“心理变态”、“以虐待孩子为乐”、“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践踏孩子的尊严”什么的,斯文觉得那真不至于。毕竟那是他和刘芸的亲儿子,无数乐迷因为他沉迷晒娃还嘲过他“废了”、“颓了”、“俗了”,这份父爱本身做不得假。
但咱也不得不承认,爱儿子归爱儿子,郑钧的教育方式有时候确实简单粗暴了一些。比如这次引起争议的让孩子“磕一千个头”,即便不是给他磕响头,但从孩子累哭的反应也能判断出来,这种惩罚本质上还是超出了孩子承受范围的体罚。
打个比方,想想我们曾经上学的时候,做错事被批评、受惩罚本来没毛病,但如果老师让我们面壁罚站一整天呢?限时去操场跑十圈呢?原地蹲起、俯卧撑一千个呢?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自己做错了事,老师这也是为了我们好。面对这种程度的惩罚,大家也一定会承认自己知道错了下次会改,但我们心里真的会彻底服气吗?所谓“知错就改”,究竟是真心悔改还是害怕惩罚呢?
同样的逻辑也存在于郑钧和儿子平时的相处中。孩子对他开启“十万个为什么”般的碎碎念提问模式,郑钧只随便答了两句就失去了耐心。即便儿子紧紧黏着他各种提问,他都没有再给予回应。
后来郑钧解释有些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时候儿子就是单纯想问一下,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以及他有时候跟儿子说话,儿子就会假装没听到不理他,所以他也要“报复”一下,让儿子体验一把说话没人搭理的感觉。
孩子吃饭的时候想喝饮料,撒娇耍赖表示自己“就要”喝一瓶,郑钧:在我这儿,你就要的事都干不了。
郑钧做饭的时候孩子想让他陪自己玩一会儿,他也不解释自己在忙,也不安抚“等一下陪你”,而是直接威胁孩子“那你一会儿别吃饭了”。真吃饭的时候甚至还说风凉话故意馋人家,直到孩子哭了他才给吃。
咱就是说,虽然拒绝溺爱孩子这个思路没问题,大家多少也能感受到郑钧“爱你但不惯着你”的行为逻辑,也知道作为一个父亲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不会害自己儿子。但孩子本身却想不到这么多,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感受到父母的苦心。
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孩子的想法就会更加简单粗暴。被批评被惩罚了,他们只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听话”,长期被批评被惩罚,他们只会跟自己的父母产生隔阂,尊敬(甚至恐惧)有余亲近不足,可这真的是为人父母愿意看到的吗?
就像郑钧对他儿子说的那样,“这辈子你就摊上我了,你也不能选择别人当你爸爸,我也没法选择别人当我儿子,咱俩将就一下”。确实,天然的血缘关系我们无法自己选择,但咱还不能努力让它变得更好吗?
谈恋爱结婚这种有“后悔药”的选项还需要磨合呢,更何况是绑定一生的亲子关系。谁这辈子都是第一次给人当孩子,大多数人也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大家都是新手上路,有哪里做得不好完全可以理解。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学着逐渐磨合,让这段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呢?郑钧怎么教育孩子确实是人家自己的事,那么比起用键盘指点江山评头论足,我们更应该做的,难道不是自省一下吗?
已经有孩子的,可以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不会伤害孩子。还没生孩子的,可以在“第一次做父母”之前做一波心理准备。哪怕是不打算生孩子的朋友,也可以把相关新闻转发给父母看看,至少还能多个聊天话题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