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右上角“关注”,一起成长
今天,灵遥将为大家带来一本新书,叫做《你为什么而工作:价值型员工进阶指南》。
在开始今天的共读前,灵遥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 你,为什么而工作?仅仅是养家糊口吗?
如果你为了钱工作,这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认为老板给你的报酬,压根不足以支付你的辛苦,你会怎么做呢?
是和老板谈加薪?是骑驴找马,找下一个工作?还是,嗯,消极怠工?
不过,你知道吗? 一项2013年由华盛顿特区的盖洛普民意组织调查组织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消极怠工”的员工数量是热爱工作的“敬业”员工的两倍。
甚至,在这项关于124个国家的就业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全世界竟然有超过63%的人对工作“并不投入”,他们矿工早退,每天混日子,对工作并不上心,而,有大约24%的人,则对工作表示相当的厌恶。
那么,你呢? 对于工作,这件几乎会耗费掉你近半生的事情,你真的不打算把它变成一个有趣的事儿吗?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人都会把工作当作是一个任务来完成,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交付出去,或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然后从客户那里拿到钱,再在月末拿到公司给的绩效奖金。
于是,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中,他们在担起了“螺丝钉”责任的同时,也忘了自己除了“螺丝钉”以外,还可以做一个产品的设计人。
我举个例子,对于写作,很多人的想法是,“好,我现在是一位新媒体小编了,那么我的任务,就是按照老板布置的选题,去网上搜集素材,写一篇文章,做出老板要的阅读率、转发率和转化率。”
嗯,你这样想,当然可以。毕竟,这是你的自由。
不过,你爹妈和学校花了20多年来培养你,难道就只是为了让你去满足一个地位比你高的人的要求吗?
如果你只是老板的提线木偶,那么,你老板为什么非得要你呢?
所以,除了每天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要求外,按下发送键以前,你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老板这样选题的原因,然后,提出你的改进方案呢?
毕竟,唯有站高一线看问题,比别的同事想得更深、更远,你的老板才能够在想要提拔人的时候,从众多员工中一眼看到你呀。
即便“萝卜”和“大棒”是两种众所周知的管理员工的方式,但是,在中国的企业里,“大棒”却取代了“萝卜”,占据着舞台的中央位置。
我举个例子,在企业里,一旦你做错了一件事情,或是搞砸了一个工作,你的领导和同事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解决掉它,然后再给你一个警告 。
但是,如果你做成了某件事情,你周围人常常会淡化你个人的努力,把它归根于外在的因素。即便是有奖金,也只会在月末、年中和年末时,从工资单上的反应出来。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强化惩罚,弱化奖赏”,才让夸夸群一下子在网络上火了起来。毕竟,这年头,遇到个懂自己的、肯定自己的人,真心不容易。
然而,如果你认同过别人,或是得到过别人的认同,你将会发现认同中潜藏的巨大能量。有时,它甚至能够彻底地改变一个人,让一个人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不信的话,去读读《出师表》吧!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最后,激励一个人的方式,也很重要。
来和灵遥一起,先试着回答下面的这个故事吧:
在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你等了很久,才遇上了一个座位。你正要坐下的时候,一个孕妇走了过来,问到:“姑娘,我身体不是太舒服,您能够让我先坐会儿吗?”
你是不是会出于人道主义,顺手帮她一个忙?
好了,如果他换个说法:“姑娘,我给你50块钱,把这个座位让我,行吗?我的身体不舒服。”
这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被小看了?
其实,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对方向你提出请求时,你会更愿意把这个行为看成是一个社会行为,顺手也就帮了。但是,一旦他给了钱,你便会把这个当成是一个商业行为,然后开始思考值还是不值。
这时,如果这个人想要说服你,那么他就得向你证明,为什么你做这件事情值!
特别是在一段长期关系里,如果对方一直都是在通过给钱来肯定你,那么,哪天他不给你钱了,你反倒会觉得对方不地道。
所以,想要激励员工,精神激励远远胜过物质激励。
下次,等他再取得什么成就时,你一定得反反复复地表扬他,最好表扬到客户和别的同事在见到他的时候,都能够随口提到这件事情“我和你说,老板可喜欢你了,每天都在我面前夸你,羡慕死我了……”
这样,你将收获他更多的信任与支持,让他真正地成为“自己人”。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在天津一家酒店里,我读完了这本书,也想到了许多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对于施予者来说,给钱,一直以来都是最为便捷的奖励方式。特别是,在公司运作良好时,签个字,走个财务,这钱也就出去了。
但是,纯粹的金钱交易,只会带来商业上的往来,却很难带来人情上的互惠。
即便你与对方合作得再好,也可能在未来因为某些变数,如,对方遇到了给钱更多的老板,或是你遇到了要价更少的员工,而发生崩盘。
所以,在给予对方应得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学会肯定对方的努力,帮助对方实现价值,才能够真正地留住对方的心。
祝一切顺利!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