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漳平公安
今年以来
漳平已有多人遭遇
电信网络诈骗
涉案金额超百万!!!
编辑
今天,小编为您扒一扒近期我市
高发的几种诈骗类型
希望市民朋友们引以为戒
编辑
投资理财类诈骗
编辑
案例一
1月2日,家住菁城街道铁三区王某通过微信加了一个陌生人,对方向其介绍在某平台充值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赚取一些收益后,王某先后投入10余万元,最终全部亏损并被对方拉黑。王某共计被骗10余万元。
案例二
1月5日,家住南洋镇南洋村罗某通过QQ认识了一个网友,对方向其推荐网上某平台投资理财赚钱。罗某在赚取小量收益,认为该平台能够嫌钱,遂加大投资。直至发现该平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罗某共计被骗20余万元。
编辑
警方提醒
投资者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高利率迷惑双眼,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网络贷款类诈骗
编辑
案例一
2月10日,家住菁城街道下水洋李某通过手机向某贷款平台进行网络贷款,被人以收取账户手续费、解冻费、保险费、保证金等理由,共被骗40000余元。
案例二
3月3日,家住菁城街道顶中路林某接到一个能够提供贷款的陌生电话,并按对方指引下申请贷款,后对方以贷款金额已审批,需缴纳包装费、保证金等费用为由,被骗近50000元。
案例三
3月4日,家住芦芝镇芦芝村郑某通过手机在网上向某贷款平台申请贷款,最终被对方骗走50000元。
编辑
警方提醒
切勿轻信打着“低利息,高额度,快速到账”旗帜的贷款信息。需要申请贷款时,尽量通过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当对方要求事先支付任何形式的资金时,要特别警惕。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编辑
案例一
2月23日,家住和平镇和平村林某被人以冒充国家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要求配合调查,将账户的钱转入安全账户的方式,共计被骗27000元。
案例二
2月23日,家住菁城街道东环路陈某接到自称北京警方的电话,对方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让其加QQ,并按照对方告知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共计被骗10000元。
编辑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网页等形式办案,更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让公民提现转账汇款。
刷单类诈骗
编辑
案例一
1月1日,家住菁城街道赤山路张某通过手机微信群添加一好友,在对方推荐下下载并使用某APP进行网上刷单,共被骗39000余元。
案例二
2月25日,家住菁城街道辉龙路黄某通过网络链接添加一微信好友,对方让其通过某微信支付的方式进行刷单,共被骗3000元.
编辑
警方提醒
不要听信任何网络刷单赚钱等网络兼职的花言巧语,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贪小便宜去找不合法的兼职工作,否则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可能还会承担法律责任!
充值返利类诈骗
编辑
案例一
2月9日,家住南洋镇南洋村罗某通过微信扫码参与“充值返利”活动,对方以充值金额必须大于返利金额为由,骗其继续扫码充值,之后无法联系到对方。被骗3500余元。
案例二
2月17日,家住菁城街道万和大厦郑某在网上参与充值返利活动并添加对方QQ,对方以需要通过转账才能激活活动为由,先后多次要求郑某扫码转账,共被骗13000余元。
编辑
警方提醒
请勿轻信“高额返利”,以防落入他人设计的陷阱,不要随意转账给陌生人。一旦发现被骗或在微信、QQ中发现有类似违法行为,请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骗子们在网络世界中变换各种角色
用多种多样的诈骗手法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
我们只能简单粗暴地记住
编辑
谨记!
谨记!!
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