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中国铁路人最华丽的转身,一场中华民族集体的狂欢

2019-11-21     飞天传书人

经一位小朋友推荐,看了讲述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的电视剧《奔腾年代》。

写了几篇剧评发给小朋友看,小朋友批评我的文章太水,说没有深度,

并且说我侮辱了这部良心好剧,有辱斯文………………

哈哈,看得出小朋友作为一名铁路人对这部讲述铁路人艰苦奋斗历程剧集的喜爱,

更能看得出他作为一名铁路人的自豪感,而这份自豪,

来自于中国铁路事业领先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而乔治作为娱乐领域的作者,多侧重于剧中人性的剖析和批判,

并未对剧中所涉及的行业进行深度解读。

那么今天写下此文,也算是对小朋友的一个回复,感谢他给予我的鞭策,

同时借本文,向那些战斗在铁路战线所有的铁路人致敬!

小朋友告诉我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用战俘换回外出留学的中华儿女,在那样的背景下,努力复兴中国梦,给祖国的未来奠定了工业基础,使我国现有高铁公里数达到三万二千公里超过世界高铁里程的总和。

然而这只是我们站在自己国家的视角看到的中国铁路科技事业的成果,如果放眼看世界,

我们看一看世界各国的电力机车的发展史,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铁路人的不易。

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

经历了不同国家不同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不断的研发后,

终于在1903年由德国制造出了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并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1903年德国就已经制造出了时速210.2公里的电力机车,

而我国的电力机车在五十年代时速仅为40-60公里,这中间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想想都可怕,有句话说得好,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尽管我们很努力,

但在中国电力机车拼尽全力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国家路线错误的巨大阻力,

一度使正处于上升阶段的电力机车事业停滞不前,国家的一小段弯路,

往往会蹉跎个人的一生,多少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被历史的巨浪夺去了创新的动力甚至是生命,

但如常汉卿一般的人依然在坚持,如金灿烂一样的人依然在守护。

《奔腾年代》所描绘的重点背景年代正是这样一个人个无力去改变时代趋势的时代,

甚至于无力批判,无法言说,那是中国之痛,更是民族之痛!

好在进入七十年代末,中国迎来了解放思想的新思潮,

全国人民开始沿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核心思想全力奔跑,我们走进了新时代!

而这个新时代,正是有如《奔腾年代》中无私奉献的先辈们为我们铺平脚下基石才有的时代!

对于一个和铁路科技无关的人来说,火车和电力机车的区别,也仅在于驱动能源的不同。

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奔腾年代》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电力机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通过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史,看到了铁路人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理想,所做的无私奉献。

常汉卿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的科研人员,将他留学所学到的知识全部贡献给了祖国,

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祖国曾经让他心痛,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让祖国奔腾起来的理想。

实现中国电力机车技术的腾飞,和相爱的人白头偕老,这是常汉卿的人生梦想,

我们不是为了生存而跑步的羚羊,也不是为了争夺金牌的运动员,

我们是为了梦想而追日的夸父——常汉卿

他们的人生理想是崇高的,是我们无法以现在的利己价值观能解释得了的人生格局。

常汉卿可以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留下来为中国的电力机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金灿烂可以放弃自己提干升职的机会,一心帮扶自己的丈夫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中国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才能在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情形下奋起直追,

最终于2010年制造出了位于世界电力机车首位、时速达350公里以上的高铁。

距离1964年建成通车的设计速度为200km/h的日本新干线,我们用了60多年。

我们可以输九十九次,但在我们赢在了最后一次!

然而回顾一下中国铁路发展史,我们所用去的时间似乎更加漫长:

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1881年中国工人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  

1958年,铁道部株洲机车车辆工厂(中车株机公司前身)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

开启了我国铁路牵引电气化时代。距离今天61年过去了,我国电力机车实现了从常速到高速、

从直流到交流、从普载到重载、从引进到出口的4大历史性跨越。

这些历史性的巨变,都反映在《奔腾时代》的故事中。

《奔腾年代》,以新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为视角,以老一辈铁路人逐梦中国崛起的历程为主线,

中国电力机车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过程,通过描述优秀的电力机车专家常汉卿,

和战斗英雄金灿烂的事业发展和感情经历,描绘出一幅铁路人的“英雄群像”,

用他们的爱恨情愁,用他们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伟大祖国的民族复兴梦,

六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六十多年的奔腾不息,方筑就了我们的强国梦,

方创造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奔腾不息的理想,

生活原本沉闷,跑起来就有风!梦想不等于理想,敢于奔腾的梦想才是理想。

尽管《奔腾年代》有诸多令人实在难以忽略的不足之处,诸如结尾处加进去廖一梅这段故事,

《奔腾年代》是一部中国铁路人的华丽转身,也是一场中华民族集体的狂欢!

对整部剧来说无异于狗尾续貂,好好的一部戏因为一个没有必要的人物显得多了累赘,

似乎更印证了很多网友的吐槽:感情中国的电力机车事业,是由男主的个人魅力发挥作用,

靠几个女人来协助守成的。更因为这段戏的画蛇添足,使这部剧有披着电力机车行业剧外衣,

实则是狗血爱情剧之嫌。而且剧中最大的败笔在于白曼宁作为一个小播音员,

穿着打扮太过时尚,而且在剧中一集两三套不同的衣服,这很不符合当时的时代面貌。

置景方面也一样让人出戏,街道上的草坪和绿植完全就是现在的感觉,

至于其它道具方面,根本没有太用心,很多家具摆设明显不是那个时代的东西…………

对于人性的挖掘不够深刻,结尾白曼宁的女儿安生洗白的速度快到人无法接受…………

白曼宁杀了要强奸她的地主在解放以后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样的情节硬伤更让人无语^^

尽管如此,整部剧的立意非常宏大,而且也是深受民众喜爱、三观极正的主旋律作品,

瑕不掩瑜,《奔腾年代》值得一看,或许会让我们摇摆不定的价值观,找到归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ugzkW4BMH2_cNUgib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