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150名大陆员工认为,这家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以冠状病毒为由解雇了他们,他们已经帮助台湾公司宝成成功地将其生产扩大到了越南十多年。宝成(Pou Chen)在4月下旬向150位大陆雇员下发了解雇通知。“我们相信,我们为公司的搬迁过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将生产线管理经验和成功的中国工厂模式复制到了越南工厂,”张杰(Dave Zhang)说,他于2003年开始在越南宝成工作。“现在,当那里的工厂成熟并且生产中的自动化水平更高时,我们的价值在管理层眼中已经褪色,我们以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名义被解雇了。”
宝成:解雇是根据劳动法.....宝成称,公司几年前开始解雇大陆雇员,总人数从高峰时的1,000多名下降到去年的400名左右。“我们有150名员工是今年首批被解雇的大陆员工。我们都感到悲观,并希望削减更多裁员。宝成在4月27日的电子邮件中说,由于订单和财务损失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它被迫终止了其五家工厂的大陆雇员的合同。大陆员工(其中许多人已经为这家鞋厂工作了数十年)表示,提供的薪酬不公平,低于越南和中国的劳动法要求的水平。在对《南华早报》的进一步声明中,宝成坚持这一举动。减少了对鞋类产品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人力调整”。“[解雇是]根据雇佣国的相关劳动法……和雇员的劳动合同,”宝成的声明补充说,宝成在全球拥有约350,000名员工。产业转移后的阵痛初现看着很气愤,甚至可能会骂上几句,也可以感叹“飞鸟尽,良弓藏”的凄凉和无奈,但这就是现实,道德和良知挡不住资本的贪婪,美好的愿望抗不住竞争的压力。这150名员工有错吗?当然没有,他们还有功劳,他们从2003年起为公司搬迁过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生产线管理经验和中国工厂模式复制到了越南现在的鞋厂,应该准确的说,他们就是现鞋厂的功臣。有网友骂他们是傻子,应该挡着工厂不让从大陆搬走,或者不配合公司把生产线管理经验等复制到越南。这150名大陆员工并不傻,他们肯定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但是他们有能力阻挡吗?如果他们选择不配合公司,那么他们多年前就失业了,因为“生产线管理经验”并不是他们独创,实际是台资企业在台创立(或者说从欧美转移到台由别国人员带来),然后带到大陆工厂,这些带来经验的台胞已经早就因为“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失业回台了。
工厂有错吗?从道德上讲,他们不地道,但他们强调他们已经按劳动法合法处理该事宜,从法律上讲,他们也没错,或者说没有办法处罚工厂。我们知道法律是底限,道德是上限,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很宽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经常靠官司来解决问题的原因。那么台资鞋厂是不是必须要按上限来对待大陆的同胞呢?他们还是努力了的,2003年开始搬厂,已经过去快17年了,生产线管理经验是不用学习这么长时间的,他们也尽力在保持人员的稳定和自己的商业道德问题,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有过去的10多年,可能他们也是多花费了额外的成本的。但是道德的力量是挡不住竞争的压力,受疫情等影响,该厂所在的集团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0%以上,他们现在是必须做出选择了。
台籍员工、大陆员工和越南员工三者里面,前面是他们的总部所在地区,后面是工厂所在国。从经济角度上来讲,大陆员工的成本应该是高于越南员工的,如果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很小了,他们会选择放弃大陆员工。能指望越南劳动部门等保护大陆员工的合法权益吗?认为更难,首先越南开放的时间不长,法制并不完善;其次,越南也是儒家社会,他们的法律也是倾向于保护和自己更亲近的人。所以说越南能做到公平处理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回家吧,同胞们,不是谁放弃了谁,是我们随时都面临着被竞争淘汰的风险,以前我们经常遇到的是被强者的高效率淘汰,现在我们也要习惯被武装起来的弱者替代。在没有报道或者没有被关注的越南工厂,还有许多大陆投资方的工厂,也在和台资一样精简自己的同胞,这些工厂也是在依法办事,任何人也没有办法,这就是“底限竞争”的残酷现实,利润的微薄推动着这些工厂不断地向更低的底限去选择降低成本。
只有进一步改革,进一步降低工厂在大陆的成本,尽可能留住我们的工厂才会让这种阵痛少一些,或者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