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患癌姑娘,捐献遗体告别世界:原来这世上真有天使

2019-08-26     料哥说

如果让你发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你会写什么内容?


“江山给你们,朕玩够了,拜拜”。


这是一个25岁抗癌女孩,最后发的一条朋友圈。


她的名字叫吴思,从这条洒脱又豁达的朋友圈,你大概能猜到这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女孩才有的绝笔。

有人说,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对生命的态度。

2018年8月份,吴思肚子偶尔会痛,她以为肠胃出了毛病,到了医院检查,查出是子宫癌。

平时,她是个吃货,每天勤奋地搬砖挣钱,有自己的小快乐。


患病后,吴思的心态好到让你误以为她只是患了一个重感冒。


看病时,有年轻医生用专业词汇分析她病情之严重,怀疑是ca(癌症)时,她不吭声,最后幽幽地来一句“嗯,其实我是学医的,你们说的我听得懂...”,吓得医生不敢多说。


主治医生找她谈话,委婉地提醒,还有20%的五年存活率,她安慰妈妈说“从一两年到三五年,好的很好的很”。


她笑的没心没肺,因为那五分之一的希望。但身边人都一副笑不出来的表情。



生命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生病后的吴思,在贴吧陆续更新记录病情和生活点滴的笔记。


病痛在她面前好像是一个新朋友,她笔下的癌症,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今天结果出来了,肿瘤君喜提双肺、肚子、屁股多地新房N座!


一天没吃东西,心想着这样不行,会饿死的,泡了一碗黑米糊硬灌下去,半小时后又原样吐了出来,吐出来的时候味道都没变还是甜的。


打完药之后恶心过了两天消失了,又成了吃货~我包的饺子~



癌细胞扩散,腿疼的难以入眠,古灵精怪的她,选择和腿商量着来。


晚上钻进被窝后:

我:腿,你看你今天白天都不是太疼,晚上一休息肯定会更不疼的对不对,咱们好好睡它一大觉好不好?

腿:行。。。。吧

腿:不行,我还是有点微微的疼

我:一点点而已,来我给你调整个最得劲的姿势。放松放松,平静平静,忘记这回事,过会儿就没有感觉了。。。

腿:好,我试试

腿:真的哎,不疼了

我:很好,开始入睡吧

我:【陷入迷迷糊糊】

腿:等等,这个姿势久了有点累,我可不可以换个姿势?

我:嗯准了

腿:一,二,三,啊——扭到了,好疼!

我:嘶——

。。。。。。

我&腿:来,我们重新开始。。。。。



有时,她会用画画描绘自己的心情和伤痛。排便不方便,她幽默地吐槽一下。



可上帝并没有因为她的乐观对她网开一面。

7月1号那天,她连玩手机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努力打起精神以开玩笑的方式和网友提前告别。



7月5号,她真的走了。花开半夏,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


曾有人问她为什么如此乐观?


刚手术完出院的她写下了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人世间永远都有不可避免无法解决的苦痛,而幸福永远是“相对来说”。只要我能有短暂离开悲伤的时候,我就不是永远陷在悲伤的人。


她没有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就放弃了生命的过程,而是带着自己的态度,守护着自己的江河直到最后一刻。


就像田维在《花田半亩》中说“如果可以,只让我的右眼去流泪吧。另一只眼睛,让她拥有明媚与微笑。”

心若向阳,何畏悲伤。


她有直面死亡的勇气,也有从容退场的洒脱。


这个被网友赞叹心特别大的女孩,其实早已将身后事安排的妥妥当当。


2016年,就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吴思,自从在课堂上听说用于研究的遗体捐献资源紧缺时,立马在网上报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生病后,为了防止自己走后家人手忙脚乱来不及办。她在自己身体有所好转后,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签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登记表。



吴思,无私。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当癌细胞扩散全身后,她想将完好的眼角膜捐献出去。如今,两名十几岁的少年和女孩用她的“眼睛”重见光明。


为了遗体的完整性,病重的她做出不插管,不进icu,遗体运回母校,供学弟学妹们研究的决定。

虽然死亡的天空常常笼罩在她的头顶,令她自顾不暇时,但这个善良的女孩,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点燃别人的天空。



甚至为了不给身边人添麻烦,自己打听好“回”母校的路程和所需要的证件。

她说,“吴思的日记”是留给亲人的遗言。


“我把我的想法明明白白写在这,防止有人责怪我娘这边人没把我治好。”来自单亲家庭的她,怕自己走后有亲戚会因自己做的决定而责怪妈妈。

直到生命的最后,她还在替所有活着的人着想。


“飞过人间的无常,才懂爱才是宝藏。”这句话来自她豆瓣号上的简介。


这个不擅长表达感情的女孩,在日记里记录下生病期间收获的温暖和感动。


“一路以来遇到了很好的人,我尽可能记下我所有的感谢”。


经常吐槽她的舍友是一名研究生,忙于科研的同时还亲手封了平安袋,去寺庙拜了佛祖后给她寄了过来。


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同学,不仅都帮她录视频,还特意写了鼓励的话语激励她。


同事给她发专属红包,管床小学妹拔管特别轻柔,生怕弄疼她。


吴思在记录温暖的同时,也在传递着温暖。


面对世事无常,难免会有人抱怨“为什么是我”。


但她却看得通透,在贴吧“绝症吧”里,她开导病友,提供了另外一条看待人和事的思路。


当你发现苦难的不止你一个的时候,心里对“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平”的怨气也会少很多。


自己身患重疾,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讨论生死和公平,胸怀的广阔和思想的厚度更让人钦佩。


“人生就像是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所以有什么心里话一定要说出来,不要等到没机会说了在后悔。”


“人间值得”。


这个割舍下江山的女孩,在最后的日子里,用自己的力量激励着一个又一个生活在痛苦中无法释怀的病友。

给人以希望,治愈着人心,不仅是因为感同身受,更是因为医者仁心。


作为学了7年医学的医学生,毕业2年后依旧从事相关领域的她说,

“我既然走上了医学这条路,这条路上就一定有我该做的事,要做的事,这便是我对我的职业情怀。”

即是一名患者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她,正是因为身份的复杂才更有立场和病友聊起医患关系,说服他们:医生是最不愿意看着患者死亡的。


实习生期间,她在见证一个小男孩抢救无效死亡后,偷偷跑到医生办公室抹眼泪。


当时值班的年长医生对她说:妹子,医生这个职业,就是一定要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牢记在心的吴思,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报以敬畏,更是因为懂得,所以对其他生命更是尊重。

她不仅想帮助患者治愈身体上的疾病,更是执念做一个心理医务者。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曾经也遭受过抑郁症的折磨。当走出那段旅程后,她考了心理咨询师,想拯救更多精神上生病的人。


她深知医学水平的有限,很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她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医者为更好的明天努力。

所以她鼓励更多的病人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活着。


医学生吴思的职业情怀,让人敬佩,患者吴思的乐观精神让人感动。无论哪一种身份,都足以令人记住她。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她带给我们的乐观与坚强,勇气与感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如同一盏灯,照亮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吴思虽走了,但天空上早已留下她的痕迹。

吴思,江山曾经因你而美丽,你来过,我们都记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料哥说”公众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tqP0WwBJleJMoPMoX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