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过程中,家长必须要和孩子用英语交流吗?

用英语对话是很多家长认为能提高孩子英语水平的一个好方法,但是萌萌习语对这种方法一直存有疑虑。

首先我们国人的英语口语正确程度普遍不高,除非经常和老外交流的人,一般中国人,甚至包括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说出来的英语都不是很符合老外的日常用语习惯。所以在要求孩子和我们对话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被我们认为绝对不可能出错的,从教科书中摘出来的句子,其实根本不符合老外的口语表达方式,而这样的中式英语被我们传递给了下一代,加之对话交流,本身对我们就是一种压力,对孩子也是如此。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口音的问题。记得我家宝宝开始英文输出之后,有一次自言自语:应该是playground,爸爸说是playgrxxxd,爸爸说错了!其实他说的两个音只有很细微的差别,让我重复一遍我都不能保证和他读的一样。最近更是因为一个gone,我学了20多遍都没过关,他学了两遍就OK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确实需要和孩子讲英语,那不如和孩子一起看原汁原味的东西,读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亲子阅读是没有人能替代的,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而且,爸爸妈妈们最好能为孩子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语音资料。

"听一说一读一写"是学习任何一种居言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但是语言交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互动的环境并且有必须讲的需要。

在中国孩子的英语学习中,口语这个短板一定是受制于现实环境的。即使孩子的听力水平再高,大部分人也难以找到互动的环境来说英语,除非是双语幼儿园或者国际学校。

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很多家长花大价钱找外教练口语,但是很多孩子还是不能做到和老外无障碍交流。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孩子一直不出国,要想等到孩子能自如地说英语之后再开始读,那就有可能错过孩子的阅读敏感期。

另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孩子之所以难以和老外自如交流,除去听力辨音能力不高这个瓶颈外,和孩子的英语思维有很大关系。英语思维从何而来?需要的是场景的积累。

有人把读原版书看成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实际上,四岁以前进行的亲子阅读,重点进行的就是情境对应训练,记住多少单词不应该被列入考量标准之列。情境对应能力和辨音能力一样,是持久输入之后形成的能力。

至于阅读过程中字词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于音频,这对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借助音频矫正自己的发音,可以适当地指读,同时引导孩子通过听音频来弥补家长发音方面的不足。

如果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忽视情境对应,仅仅是逐字逐句读原文读句子,甚至按照中式思维给孩子一句一句翻译,那反倒会影响孩子英语思维的形成,甚至使孩子养成依赖中文翻译来学习英文的习惯,这样更不好。

所以英语启蒙的过程中,各位家长一定要做好功课,根据专家的经验和指导来完成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