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午前后,从风云4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一道宽广的云带已经形成,从内蒙古一直绵延到西南地区,横跨上千公里。其中,甘肃陕西等地的降雨云系格外浓密,这其实正是我国中西部正在建立起来的“华西秋雨带”。
华西秋雨不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所谓华西秋雨,就是秋季前后在华西一带出现的连绵阴雨天气,更准确一点说,是出现在青藏高原东侧边缘的持续阴雨天气现象。它之所以在秋天出现,是因为秋季西风带南扩后,青藏高原漏下来的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边缘输送上来的暖湿气流不断交汇形成的雨。由于这一片地形崎岖,所以冷暖空气来了就走不了,而秋季的暖湿气流也没有那么强,所以华西秋雨的强度不会特别强,但特别漫长,十分缠绵。古人云“巴山夜雨涨秋池”,其实描述的就是四川盆地地区的华西秋雨,当然不只是四川重庆,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贵州等地秋日里也经常阴云密布秋雨缠绵,都是华西秋雨的影响范围。
华西秋雨其实不只是今天,前几天开始,我国西部地区的降雨就开始显著增多,比如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数据来看,9月8日-9月9日,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就出现了明显降雨,局地更是出现了大到暴雨,这其实就是华西秋雨带建立的特征。
9月9日,恰好西风带中又有冷空气从青藏高原东侧边缘泄漏下来,与北上的暖湿气流交战,因此从今天起,华西秋雨正在迅速加强和扩大,不只是昨天的甘肃四川重庆要下起秋雨,陕西等地的雨势也要继续加强。
中央气象台的预测认为,9月9日-9月10日,我国中西部地区将掀起今年秋季以来范围最强的一波雨带,从华北北部一直绵延到云南广西,在这当中,四川盆地、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地区、陕西南部等地将是三个降雨核心区,按照预测,将出现比较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局地还可能出现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
从目前来看,接下来的一周,我国华西地区的秋雨将成为天气舞台的主角之一,四川盆地西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一带强降雨还会维持。中央气象台权威发布的中期天气预报中指出,预计未来十天(9月9-18日),我国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将成为降雨中心,尤其是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局部可达400毫米以上,降水量将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看起来未来的一段时间,秋雨的势头仍然将相当强劲,四川等地要注意防范持续强降雨可能带来的秋汛和次生地灾害等问题。
目前,西南地区秋收处于大范围开展阶段,预计至9月底,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部处于秋收秋种关键时段。
预计未来10天(9月9-18日),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多雨,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有30~70毫米,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西部、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局部可达40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主要降水时段9-11日、12-14日和17日前后。
预计未来11-20天(9月19-28日),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累计雨量有20~50毫米,部分地区有60~100毫米,四川盆地局地可达15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4成,局地偏多5成至1倍。
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未来持续多雨不利于玉米、一季稻等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收获晾晒和储存,部分地区秋收进度将偏慢;同时多雨不利于西北地区东部适时整地和秋种等农事活动的顺利开展。建议华西各地注意避开降水时段,及时收获晾晒已成熟作物,防止发芽霉烂;抓住降水间隙及时排涝除湿,改善墒情,确保适时播种油菜和冬小麦。
来源: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爱好者 汇晟元转载本文仅供分享学习,帮助更多果农为目的,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不妥之处,请私信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汇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释义
汇之本义为盛器,引申义有积聚、聚集等。
晟之本义为中午12点钟的太阳,引申义有兴盛、旺盛等。
元之本义根源,根本,引申义万物之本原;
汇晟元旨在汇集多方智慧,兴盛中国农业,以农技服务为元点,整合多方资源,聚焦产业融合。为农业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
为了更好的给各位粉丝带来阅读体验,本头条号一周内每天将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农技知识、农业资讯等方面的文章。
汇晟元头条号文章发布预告:
星期一、病虫草害(病害、虫害、杂草的防治)
星期二、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复合肥、水溶肥、叶面肥、有机肥等的鉴别与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树(柑橘、苹果、梨、葡萄、猕猴桃、樱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黄瓜、马铃薯、白菜、萝卜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麦、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综合信息(新品种、补贴、政策、电商销售等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