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起不来了”,这是小女孩生前的最后一句话。
事情发生在7月21日下午4点多,蒋某抱着6岁的女儿小蕊来到海南万宁市人民
医院抢救,小蕊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随后医生报了警,小蕊的父亲蒋某被
控制。
据蒋某交代:当天下午,他独自在家带女儿,结果小蕊不听话还顶撞了他,
他特别生气,就用皮带和衣架教训了小蕊一个多小时,此时小蕊全身淤血手
脚发黑,蒋某让小蕊自己起来去洗一下,小蕊说:“爸爸,我起不来了。”
蒋某以为女儿还在装:“你这么厉害还需要人来拉吗?”就没理她。之后发
现小蕊躺在地上没有了动静,蒋某感觉不对将孩子送到医院。
从小蕊奶奶口中得知,他们一家人是四川人,来海南二十多年,一直在万宁
打零工糊口,平日里,小蕊都是爷爷奶奶照管,平日里小蕊放假了,他们会
带着小蕊一起去工地。蒋某一直在外面打工,这次事发前两天,蒋某才刚回到家。
目前,犯罪嫌疑人蒋某已被警方控制,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网友评论:
@徐锦溪
唯一不用考试就直接晋级的就是父母,可又有多少父母还没准备好怎么陪伴孩子成长,怎么做父母!小小的人,短短的6年人生,痛……孩子,天堂不再有恐惧和疼痛。
@动听蝴蝶
我的孩子今年十岁了,她爸爸一次都没有打过她。孩子每次淘气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她爸爸总是生自己的气,然后就很耐心的教导她。而我呢……在怒气冲天的时候就轻轻的打了她三次。一次手臂,两次是屁股。但是每次打完之后自己的心在揪着的痛。以后我再没有打她了!教导孩子呀真实一门很深学问。这需要大家长智慧的和情商的配合!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经常出现家长因为控制不好自己情绪,将孩子殴打致
死的新闻。上网一查数不胜数,看着叫人揪心不已,也深深地担心不已。
教育孩子时,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结局。
暴力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1、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如果孩子犯错时,爸爸妈妈只知道用打骂来解决,这并不会让孩子知道对错,反而会让孩子学会盲从,这时候孩子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也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久而久之也会变成一个用拳头说话的人。如此循环下去,只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而且更严重的是孩子如果心里已经出现了问题,以后就可能对父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暴力教育给孩子造成的恶果。
2.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慢慢就会变得自卑孤僻。
如果你家孩子一犯错就会挨打,他自己内心就会慢慢觉得自己就是个坏孩子,只能靠打骂才能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的缺乏信心,变得极度自卑。
调查结果显示,将近70%的孩子,在小时候,曾经遭遇暴力教育。
在498名受访者中,有54%的人,坦承自己在中小学时期,曾被家长体罚管教,体罚的形式以手打脚踹为主,占到88%,另有很多父母会使用棍棒、皮带、衣架等工具,实施暴力。
我们很多打孩子的父母都认为,我这么做,是爱之深,责之切,这样可以让孩子好好反省,知道自己的错误改正问题。
其实不然,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体罚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会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父母应该怎么避免暴力教育
1、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就是我们家长在打骂孩子之前要好好想一想,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打的那个人变成自己或者想想要是你老了之后孩子也这样对你。我相信你的怒火会平息,会理解孩子,也会规避可能犯下的错误。
2、跟孩子做朋友
在理解孩子以后,可以尝试着跟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也就是跟孩子一起做朋友。
我记得黄磊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没有把他当作孩子,她只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跟孩子做朋友,平等、尊重孩子,做新时代的父母。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鼓励孩子、赞美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家长及时送上鼓励,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时候及时的赞美他们。做一个会鼓励、赞美的好父母。
小爸爸育儿结语:
家长的暴力,不是爱,而是害,它会给孩子今后的人生,带来更多的问题。
拒绝暴力手段,用说服教育,让孩子懂得做人的原则。
作者简介: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