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闽南”古厝窗 闽南韵

2019-10-30     晋江乡讯

石条窗

螭虎窗

花枳窗

笼扇……

这些

闽南特色的窗户

你还有印象吗?

它们

分布在

闽南古大厝的

各个角落

外观千姿百态

功能各不相同

能勾起你什么样的

美好回忆呢?

闽南古大厝的窗户种类有多少种呢?搜索

1

2

3

4

5

6

闽南古大厝的窗户形式多样,有外墙防盗的条枳窗、竹节窗、螭虎窗、红砖花格窗;有通风散热的花枳窗;面向天井设置的笼扇,通风采光又美观;天窗让房屋充满阳光;还有方便观察外部的阁楼小窗,或临街开放做生意窗胡柜,非常有老闽南的生活气息。这些窗户与建筑主体相互协调,融为一体,是闽南古大厝的重要组成部分。

条枳窗

《晋江古厝文化摭珍》作者 粘良图

这个窗户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条枳窗,是用青石和白石来打造的。正面这堵墙,我们也称之为镜面墙,这个位置的窗户,除了与这堵墙壁一同起到防御的作用,它还有装饰的作用。

清代以前,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木材使用较为广泛,建筑前面的墙壁也经常用木材来修建,所以它的窗户也以木材为主。比如明代(风格)修建的布政衙,前面的窗户就是木窗。到了后来,石材使用广泛,所以一般就使用石材,石材也比较坚固。

竹节窗

竹子寓意正直清高,因此,与竹有关的元素在闽南古大厝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竹节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设计。

竹节窗的窗棂一般选用青石,雕刻成竹节状,竹节上附着花卉、动物、人物等,且大多为透雕形式。

螭虎窗

此外,宗祠及庙宇大门两侧的对窗,常见有螭虎窗。

螭虎窗的窗框大多为圆形,也有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框内雕刻古代神兽螭虎。

如五店市庄氏家庙的青石八角螭虎窗。

花枳窗

因为它的外形看起来就像一朵花,所以称它为花枳窗。这是古代建筑师傅的智慧,因为要将古厝里的热气排散出去,热空气是上升的,所以老师傅就在归尾的位置,开两个窗户。它是陶瓷的一种,绿釉。这样搭配,它让一座古厝有红、白、绿等各种色彩。

闽南红砖古大厝,红砖的应用和工艺是其它地方古建筑所没有的,典型的建筑样式也延伸出了红砖花格窗这种样式的窗子。红砖花格窗一般出现在建筑的外墙,如镜面墙和山墙之上,建筑师通过雕、砌、堆等方式,制作出符合建筑需要的窗户。

笼扇

这一整片都叫做笼扇,笼扇这里有窗户,窗户的作用是通风透光;另外一点,它还有装饰的作用。因为是在家里头,所以就不像外墙需要防御功能,都使用木材制作而成,而且比较薄。

柳条窗

它也是非常讲究的,上面叫做堵头,你看雕刻非常漂亮;下面还有腰堵;中间这里开了一个窗,这是它的身堵;最下面是裙堵。身堵这里,它做了一个柳条窗。

里面还有机关!早上起来,要给房间通风透气,就把它打开;到了晚上,要睡觉了,我们就把它推上来。

1

2

3

4

5

6

笼扇制作精巧、花样丰富。笼扇腰堵、顶堵多用浮雕,雕刻有花鸟、人物等;身堵部分则用枳拼成各式图案,有柳条枳、古钱枳等样式,也可以拼成篆书文字,将诗词古文展现在窗上。

就比如西园车厝的王起教宅,宅内的笼扇堪称精品。

这座古厝是民国初年的建筑,那个时候,思想比较开放,华侨如果有钱,想要建得多漂亮都是可以的。王起教旅菲的著名侨商,而且是闽南一带有名的慈善人士。

这个机关是这样的,左右推拉,推左边是打开,推右边是关上。而且站在我的角度,外面的光线是完全照不进来的。

厅前的笼扇更为精美,笼扇身堵上嵌有木条枳拼成的文字,写有“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德符呈辉”“龙章献瑞”等联句。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主人家对于美好生活的亲切期盼。

王起教宅还建有一座梳妆楼,在上世纪50年代,这座梳妆楼曾经被选为电影《陈三五娘》的摄影场地。梳妆楼小巧玲珑,墙壁以木构为主,开有八卦窗、百叶窗,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有利于通风采光。

闽南古大厝的每一扇窗,都是建筑师傅一刀一刀精心雕刻出来的艺术作品。这些师傅,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修筑技艺,也要通晓闽南建筑文化。

潘山庙宇木雕传承人 郑银聘

我们要根据花草的造型来修补,使得它与原本的雕刻能够搭配起来,然后稍微调色,调出仿古的颜色。

在古代,建筑师傅得根据房屋主人的要求,看他们想做得多好看。古代的房屋主人却希望建筑师傅“尽力而为”,怎么样叫“尽力而为”呢?两个师傅,一人做一边,互相比拼,他们来拼“对场”,让别人来评判,要是觉得这个人做得好,那么做得好的这个人,他就可以在这个地方继续发展,继续做下去。那些做得差一些的师傅,就会到别处去。

闽南古厝的笼扇和门的高度一般都有固定的尺寸,会选取带有吉祥蕴意的数字,所以为了避免建筑太高导致门或笼扇过高的情况,建筑师傅会在它上面加设“楣顶花格窗”,纹路精致的花格窗,不仅采光通风,也给古厝的装饰增添了不少色彩。古厝的建造离不开建筑师傅的巧妙设计,古厝的维护也离不开他们的精心修缮。

天窗

采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的细节,但闽南古大厝的外观比较封闭,房间内光线偏暗,因此,建筑师傅往往会在房间的屋顶设置一个小天窗。

永和镇钱仓村村民 姚加景

这座古大厝是清代风格的建筑,清代风格古厝的天窗是三角形的,不像现在这些平的,那些是损坏之后维修,才改成这样的。三角形的采光面积大,后来由于三角形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损坏之后就使用现在这)平的。

因为以前怕遭贼,所以窗户就比较小,所以会设置一个天窗,早上就知道天亮了,会有光线照进来;第二,下雨的时候,雨水打在天窗上,会有声音,滴答滴答的声音,这样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有下雨,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窗胡柜

五店市解说员 王灿艺

柳青新宅是旅菲华侨庄铭岸于1935年回乡建造的,是一座五开间的闽南古大厝。这个“埕头间”,本来是杂物间,但是因为临街,人口流动量比较大,所以主人家将它改为小店铺。

在许多闽南人的记忆里,都有攥着零钱到“窗胡柜”买零食、买生活用品的经历。小小的窗户里,装载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也装载着几代闽南人的童年回忆。闽南古大厝的窗户种类丰富,制作精巧,它们不仅展现出了建筑师傅的高超技艺,承载着古厝主人的深厚情感,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

更多详情请戳以下视频

视频加载中...

来源:晋江电视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iZaHm4BMH2_cNUgDYTA.html





















来,甜一下

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