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的安琪,你是谁的模特——东野圭吾《假面饭店》读后感

2020-01-12     门外的奶牛猫


1.

在看过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幻夜》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推理小说作品后,《假面饭店》感觉好像是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维度的另一个探索或者补充,就好像《时生》和《解忧杂货店》,推理的内容镶嵌在情节的发展之中,是辅助而非主角。而且,这次探索的又不是完全的走向温暖励志的光明面,也许是东野在写作上的一次有意的试探和偏离,看看这样半明半暗的结合能够将故事铺成到多远。

整个故事的可读性很强,而且一开始的三起谋杀案,以难懂的数字作为下一次的杀人线索,很有些悬疑的紧张味道。当调查谋杀案的警察们破解了数字密码,认定下一次的谋杀即将发生在一个酒店的时候,警察新田被派驻到酒店卧底,和富有酒店经验和正义感的前台女孩尚美在一起工作。但是正当读者调动了全部神经,准备开始和东野一起进行一次本格探案时,故事的走向显然转向了世情的那一边。


2.

酒店是个多么容易给人以短暂幻觉的地方,陌生的环境,绚丽的场景,新鲜的味道,靓丽的人群,来酒店的客人都会在这里进行自然而然的表演。本来,人人都是或多或少戴着假面行走于人世间,而酒店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舞台。于是,新田跟随着尚美一起经历了一系列的奇葩的客人。

有假装盲人的,有真的可以感受灵异的,有工作郁郁不得志故意来酒店刁难的,有婚姻亮红灯,特意到酒店来寻求证据的。总之,形形色色,应接不暇。然后,东野用一根极细的线索将他们串起,比如新田无意中想到电话转移的障眼法,比如警察们抽丝剥茧的发现系列的谋杀案有可能只是为了掩饰真正的目的。

然后,还有警局内部关于如何释放消息如何邀功行赏的争斗。总之,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不是在进行激烈的推理,而是大家各自忙着应付面前的一滩烂事,忙着忙着,心里一直悬而未绝的那一点疑惑,终于在某一刻被某一个想法触动,好像是大海上被冲刷上岸的海草,终于根根分明不再纠缠在一起。


3.

这本书里的人物塑造比东野最出名的那几本书的人物,少了很多高冷和不得亲近,多了很多普通人的烟火气。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的这两个人物,尚美和新田表现得非常成功。两个人从一开始的彼此对于对方工作的不认同,到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默契加深,直至最后新田几乎是凭着直觉救下了命在旦夕的尚美,这条隐藏的感情线比刚开始冷峻的推理线来得有说服力的多,而且也更动人。

到了书的末尾,包袱抖出来的时候虽然意外,但是总让人觉得欠缺张力,不能完全被说服。这一点有一点像东野的另一本书《放学后》。当然那是一本非常成功的本格推理小说,高潮迭起,各种转折层出不穷,但是杀人的动机相比于杀人的手法总觉得有些薄弱。但是,这也是东野的小说一直强调的一点,旁人永远不知道因为什么伤害到别人,也许在你眼里只是再自然而然的一件小事,但是到了有些人那里,就变成了一定要不折手段的报仇才能雪恨。而且,凶手是最开始被认为是最温情脉脉的为了盲人丈夫来试住的深情妻子,她对于几年前的伤害锱铢必较,从而不惜伤害更多无辜的人来复仇,细想起来,故事有多反转人性就有多扭曲。

大概人的恶意和善意一样,总是会给人的心灵那样深重而愕然的一击,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数学老师,又比如《恶意》中的憋屈的写手。谁也不知道另一个人心里的曲折,所以我们总是被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所惊讶着。“他的工作,是扯下对手的面具; 她的工作,是保护客人的面具。 戴好你的面具,千万不要被识破!”相信很多人会将这个金句作为本书的立意来提炼,但实际上读起来却要平和安定很多。就好像虽然是以破案为背景的电视剧,但是看着看着,凶手还在云里雾里,再加上没有新的动作,观众渐渐开始忘却目的,只觉得眼前这一对年轻人很有看头,可以毫不介意的当成恋爱偶像剧看下去。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的初衷之一。


4.

如果作为一本推理小说来看,《假面饭店》几乎不算合格,但是仅仅当作一本普通小说来读,如果能够坚持看完,就不得不算是作者的成功。在这个大家都戴着伪装,茫茫然的寻找自己命中的安琪或者模特的人潮涌动的舞台上,两个年轻人机缘巧合的从本来不会出现交集的方向走到了一起,也算是难得的一抹亮色。

就像到了书的末尾,大家终于等到两个人可以不谈工作的在一起时,舒出的一口长气,好像我们一直等的就是这个结局。至于最开始让人揪心的数字啊,凶手啊,动机啊什么的——嘘,都不要再提。其实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fHxmm8BUQOea5Owzk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