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是农村很常见的一种动物,喜欢趴在树叶上,他们长得小巧玲珑,走起路来也是慢吞吞的,看上去很讨人喜欢,不过人们看到它也只是一笑而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小小的蜗牛还能赚大钱,小编带大家看一则真实的靠养殖蜗牛发家致富的案例。
在农村蜗牛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动物,真正去花大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在农田养殖,这是村民闻所未闻的事情,但是在孝感就有这样一户农家,胆子大眼光独到,不种稻谷,不种农作物,在自家农田专门搞起了蜗牛的养殖工作。
这户农家的主人叫小李,小李是1991年出生的,养殖蜗牛并不是他头脑发热,而是一次去上海旅游时,他碰巧发现的,小李去体验农家乐,经过农田时,小李发现当地的农民在田里养殖蜗牛。
于是就上前了解情况,当地的农民告诉小李他们田里养殖的是中华白玉蜗牛,这种蜗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营养美食,除此之外这种蜗牛还具有药用价值和美白功效,养殖户还说养殖蜗牛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很受市场青睐,一亩田可以养殖30000只蜗牛,差不多有1000公斤,蜗牛的价格也还可以,长大后的蜗牛平均一个可以卖2元左右,一亩田可以产出6万元以上。
听到当地养殖户精彩的介绍后,小李当时很感兴趣,一方面小李对目前的工作不是很满意,工资太低,另外一方面养殖蜗牛在小李农村老家还是一片蓝海市场,看到这个巨大的商机后,小李没有再去别的地方旅游,而是在这边呆了三天,把蜗牛的养殖技术学到了不少。
回去后,小李不顾老板的再三挽留,直接辞掉月薪15000元的工作,回到了农村的老家,按照上海当地养殖户说的做,开始养殖蜗牛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好后,小李直接和上海的蜗牛养殖户联系,在他们那里收购了10000只蜗牛,放在自家的3亩田里面开始了蜗牛的养殖工作。
这种罕见的做法在当地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伙都觉得小李有点喜欢瞎折腾,放下城市的高薪工作不做,回来搞这奇怪的蜗牛养殖,小李的父母更是被气个半死,不过小李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只要他自己看好的事情,那么就说干就干。
在蜗牛的养殖期间,有什么问题小李就会打电话询问上海那边的养殖户,知道蜗牛白天怕晒后,小李专门为蜗牛准备了稻草,让蜗牛白天躲在里面,小李做事情想的很周到,在农田旁边种植了很多蔬菜,这是专门为蜗牛准备的,晚上蜗牛就会出来爬到附近的菜地里面吃菜叶。
平时还经常给菜地和稻草浇水,让蜗牛吃饱喝足,就这样日以继夜地伺候着这些蜗牛,在小李的努力下,蜗牛也活得很滋润,差不多养殖三四个月的时间,蜗牛个个都长的蛮大的,由于小李的认真和细心,蜗牛极少出现死亡的现象。
到7月份的时候,让小李兴奋的是他养殖的蜗牛产小蜗牛了,这产量有点出乎小李的意料,10000只蜗牛居然产了40万只小蜗牛,初次创业搞养殖就大丰收,这让小李再次肯定自己当初的决定。
蜗牛多了后,每天吃的也多,3亩田也不够用了,这时候小李就打电话找了一些商贩过来收购,很快小李就回本了,另外还赚了不少钱,再过了一个月,小李一共卖出了30万只蜗牛,小李计算了一下,去掉各种开销和成本,净赚了40万,这在当地算是发大财了。
当地的农民看到小李养殖蜗牛赚大钱了,都过来讨教经验,很多村民都放弃了稻谷种植,直接跟着小李学起了养殖蜗牛,小李把自己学到的养殖技术告诉了村民,然后把自己的蜗牛也卖一些给他们了,很多村民在小李的指导下,做的也不错。
后来这些村民干脆听小李的,小李负责指导他们的蜗牛养殖工作,另外在到处找销售渠道,卖给小商贩价格太低,小李就去周边的酒店餐馆上门推销,先是免费送一些给餐馆,没想到这些蜗牛一上餐桌,就被顾客吃了个底朝天。
销路打开后,小李就成了村里面的领导了,负责指导大伙做事,做好分工指导工作,然后对外联络商机,在小李的带领下,村民也跟着发财了,比起种植水稻,这个可赚钱了,大伙也是对小李感恩戴德的。
总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是缺少赚钱的机会,而是看你有没有眼光,有没有胆量去做,是选择一种在家种植水稻拿低保来维持生活,还是大胆创新,敢于尝试,靠眼光加上勤劳来致富,这是一个值得农村人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