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家无所事事怎么办?推荐看这八本书,在家也能学到东西

2020-02-14     慕妤说

1

《逻辑思维9讲》

作者:谢志高


这是一本教导逻辑的小书。

疫情期间,很多未经证实的各种言论层出不穷,如果我们没有一副犀利的逻辑思维,很容易就被这些言论影响到我们的判断,跟着错误的节奏走。

问题是,很多讲授逻辑的书籍,不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而看得让人头疼,就是里面有太多的逻辑公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时想要耐心把书看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那怎么办呢?

这本逻辑小书,就可以解决到这个问题。

我并不是说,看完这本书,你的逻辑思维就会大大提高。我的意思是说,想要对逻辑思维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在大脑里建立相关的认知概念,这本书给予我们非常轻松的帮助。

作者结合相关的图表和案例,把逻辑学一些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读者轻易学习的内容,从而让读者很快就能够学到诸如正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与逻辑思维相关的思维知识。

同时,书中还讲到了一些建立于逻辑思维之上的说话技巧,包括如何正确表达和进行辩论等,对于学习口才的人,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如果你想提高逻辑思维,又不知道入门要看什么书,尝试看看这本小书吧。


2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作者:瓦妮莎·范·爱德华兹

由于新型肺炎肆虐,我们每个人都变得不敢与人接触。

问题是,当疫情过后,我们肯定需要恢复社交生活的,重新与人进行沟通。问题是,怎么才能打破长期在家建立起来的防卫心理,与人更好地交流呢?

这本书就可以帮到你。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女士,是人类行为学和人际关系沟通方面的专家。但曾经的她,也是一位社交焦虑症的患者。经过她自己的研究之后,摸索出一套能够帮助别人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改变了不少人。

这套方法,并不会简简单单地告诉你,这样聊天才好,那样相处才不会出问题,而是先告诉你这种做法背后的科学原理,然后再逐一给你提供相应的行事技巧。

包括如何建立第一印象,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如何从对方的表情解读出相应的情绪,甚至如何聊天,如何维持关系,如何掌握社交主导权等,书里都有详细讲述。

当你把这些知识完全吸收之后,你就会明白到这样聊天、那样相处的好处,而不会满腹疑惑地带着问号去行动。

很多有社交障碍的人,他们的问题就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某些做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总觉得自己很容易做错而得罪他人。

其实,当他们了解到某些行为背后的原理之后,他们就会知道,按照这种做法去行动,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恰当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不是他们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因素才导致这样而已。了解这一点后,他们就不会把问题过分地归因于自己,从而丧失信心了。

正因如此,所以这么书的内容非常"干",阅读的时候,记得做笔记,然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去思考相应的事例,最后再试着去运用出来。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获得进步。


3

《害羞者的潜在优势——害羞者心理指南》

乔·莫兰


这是一本关于著名害羞者的文化史书。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如达尔文、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害羞者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害羞是如何影响我们,而这些著名的害羞者,又是如何克服害羞,从而成就自己,获得蜕变的。

这些人,对于害羞的烦恼和纠结,一点都不比我们普通人少。他们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社交,更曾经陷入过迷茫而自责的心理状态当中。

我为什么要推荐这么书?

在家里呆久了,长期没有接触人,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害羞内敛的思维。尤其对于那些原本就没多少朋友的人来说,这种影响更加严重。

那怎么解决这种害羞感呢?直接告诉大家如何克服害羞,基本上是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就算我建议说,明天对于接触到的每个人,要比自己平常的做法多讲一句话,这些读者也没办法冲破心理障碍,行动起来。

毕竟克服害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看待这个过程,怎么处理好自己当下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这本书,就是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你,这些著名的害羞者,都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害羞,而为了克服害羞,都曾经做过哪些事情。

吸收这些名人的经验,你才会懂得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害羞心理。


4

《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

克莉司德·布提可南


什么是“高敏感”的人?

就是习惯性地对外界的事情思考太多。

你可以对照一下这本书封底的问题,看一看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多向思考者。

  • 你是否总是前瞻后顾、犹豫不决?
  • 你是否总是很同情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 受到过度的刺激,你是否很容易焦虑?
  • 你是否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左右?
  • 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反应很强烈?

这样的“多向思考”,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地处理好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如果说,上面那本《害羞者心理指南》,是一本故事性的指导书籍,那这本《多向思考者》,就是一本针对这类“高敏感”人群,有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心理学科普书籍了。

在这本书里,你会了解到,自己为什么是这种“高敏感”的人,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回事。

通过作者对这类人的层层分析讲述,你会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及如何突破这种心理的限制,成为更好的自己。

害羞的人,通常都会有一点“高敏感”的心理。或者说,正因为有高敏感的心理,所以才容易害羞。

不管你是不是这样的人,或者这种敏感心理严不严重,阅读这么书,会让你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学会自我调整。


5

《如何再次拿起书》

艾伦·雅各布斯

在如今资讯发达的年代,能够坐下来安静地看一本书,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虽然阅读,依然是我们获得知识、深化思维、提升表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想要从浩瀚的书海当中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仅仅看一两本书,压根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输入,才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巩固下来,以此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一部分。

问题是,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阅读计划,会很容易把我们吓跑,毕竟坚持阅读书籍,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那怎么办呢?难道放弃阅读吗?

如果你对阅读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习惯了看手机,或者很久没看书,甚至想让自己提起看书的兴趣,这本书都能够帮到你。

这本书不是那种传授你阅读技巧的书籍,但却透彻地告诉你,怎样去读书,才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说不定当你看完这本小书之后,没有阅读习惯的你,也会随即产生阅读的冲动了。


6

《如何成为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卡罗尔·卡特 莎拉·莱曼·克拉维茨


不管你现在还在读大学,还是刚出来社会工作,你都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变,但只要掌握持续学习的能力,我们才有资本去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而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才能让你在技术日新月异、工作不稳定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本书以11个高效学习习惯为中心,向读者讲述,怎么做,才能够把自己培养成公司都想录用的“职场人”。

这11个习惯分别是:

制定学习和生活目标。

根据自我认知进行学习。

合理管理时间和财务状况。

有目标地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进行有效的纸质材料和在线材料阅读。

培养评估、选择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主动聆听和思考他人的问题和方法。

学会互联网时代新的记忆、学习方法。

从风险中发现机会,为人生拓展全新的方向。

具备调整行动的灵活性,不断优化应对能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掌握这11个学习习惯,我们就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自己在工作中做得更好。

如果你刚好有这方面的需要,想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立足于这个社会,那么这本书就能够帮助你梳理好自己的思维,从而获得显著的进步。

毕竟任何时候,学习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


7

《脑力升级手册》

作者:杰夫·布朗 马克·芬斯克


这是一本帮助我们提升大脑能力的科普性书籍。

其中一位作者,是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另一位是脑科学家,对于书中的内容,他们的讲解都有相关科学研究。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知道自己的大脑还有哪些“能力”没有运用出来,哪些“能力”能够发挥得更好。

包括自我认识、专注力、内在驱动力、情绪平衡、面对逆境的复原力等不同的脑力潜能。

这本书会告诉你,怎么做才能够解锁到这些潜能,然后帮助你突破自我限制,获得更好的提升,完成目标。

所以,这是一本具有科学理论验证的行动指南。

书中的建议,不仅仅能够让我们即学即用,而且还配有科学研究的小窍门,来帮助我们提升脑力。

当你在阅读前面几本书的时候,如果你苦于不知道怎么培养自己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发挥自己学习潜能,不知道怎么坚持目标,那么这本书将会给到你答案。


8

《认知天性》

彼得·C. 布朗 亨利·L. 罗迪格三世 马克·A


这是一本教导你如何有效学习的心理学书籍。

11位认知心理学家,对“学习”这件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让你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学习,有着各种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知道怎么改善,那在这本书指导下,你至少知道调整的方向,走去学习的误区,而不是好像没头苍蝇那样,乱碰乱撞,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到。

这本书里面的知识,是经过这些心理学家用了很长时间做实验、做分析,而得出来的研究结成果。

这些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让我们在学习这件事上,获得更好的优势。

虽然,这本书展示出来的内容,并不是那些学习技巧指导书籍那样,非常干脆地罗列出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反而会给人好像比较理论化的感觉。

但是,只要你认真阅读它,你就知道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一直贯穿在书中的每一页。

几乎每个关于学习的知识点,都会启发到你,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会更有效。

看完这本书,我不敢说你完全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但至少,你会知道怎么去学习,才会让自己学习得更加有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daARXABgx9BqZZI1o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