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是由动脉或静脉中的血液凝块造成的。临床医学实验证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导致的。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血栓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殊不知,年轻的身体在过度消耗下,已在不知不觉中提前步入了老年状态。
那么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少加班熬夜外,怎样才能避免过度消耗,让自己远离血栓呢?
1、饮水充足
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人来说,多饮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检形成的危险性。
2、戒降烟酒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
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60岁以下者用脑一小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60岁以上者用脑半小时,应休息5~10分钟,以免过于疲劳而诱发脑中风。
3、生活规律
生活要有规律,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平常简单,但是这个规律却恰恰是遵循我们身体机能的代谢而来。而对于某些身体差的朋友来说,身体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4、忌饭后就睡
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5、体位变化要缓慢
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因为夜间本身血流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所以夜间临厕时一定清醒后,缓慢起床。其实,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6、控制体重、多运动
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减少脑中风危险性。
【血栓最爱这7类人】
1、超重或肥胖的人
体重超标的人,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肥胖越严重,风险越高。
2、吸烟者
吸烟看起来主要影响肺部,其实还会伤害血管。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容易凝集起来。
3、孕妇
这一方面与她们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生长过程中,会对孕妇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压力,阻断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5、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
如果你正在对抗严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格外提防血栓。有些类型的恶性肿瘤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6、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连续几个小时甚至更久都不移动身体,会导致血栓风险显著上升。特别是喝水不够充足时。
7、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患有血栓,你就比常人有更大可能“中招”。某些遗传性疾病也会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一个小动作防血栓】
多做“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