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
请记住这个名字
记住
咱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人
昨天上午,王家坝闸正式开闸蓄洪,开闸后,洪水将涉及蒙洼地区四个乡镇近20万人口。
开闸前一天,附近居拖家带口,牵牛赶鹅,连夜转移。
居民赶着牲畜撤离
居民撤离现场
在网友热烈的讨论中,有人用一句话介绍了王家坝闸开闸泄洪的意义:此举“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保住了整个华东地区”。
什么是王家坝精神?王家坝人用实际行动来诠释。
张华彬是阜南县老观乡的一名村民,老观乡是蒙洼蓄洪区四个乡镇之一,距离王家坝闸13公里。
从开闸蓄洪的前一天开始,张华彬就一直在忙着帮助自己亲戚邻居等五家人转移物品,把东西从蒙洼地区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庄台家中。
村民张华彬介绍,这个庄台是他们祖辈留下来的宅基地,之前没有这么高的,后来政府统一建设,然后加高,铺水泥地,就是我们现在就住的庄台,像这么大的水,我们也不用担心的,心里也踏实。
对于开闸蓄洪,居住在老观乡的张华彬并不陌生。
据他回忆,在他小时候,一到夏天下大雨时,经常看到村民的庄稼和房子被淹,后来在政府帮助下,他们居住的低洼村庄被加高加固,形成一个个高大的庄台,但最让张华彬印象深刻的,还是长辈们一直让他牢记的王家坝精神。
村民张华彬说:“我们为了这个大家,牺牲一点小家的精神,每家每户都有的,我女儿是03年出生的,那一年也是发大水,正好在县医院出生过以后,出院回家正好第二天发的大水,都很习以为常了。”
张华彬的父亲张永先今年75岁,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张永先对土地、对庄稼的感情无比深厚。
但蒙洼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当王家坝闸需要开闸蓄洪时,张永先都义无反顾的舍弃庄稼,并连续多次主动加入到抗洪抢险队伍中去。
张华彬说:“上游几百公里,下游好些公里,我们在中间,应该舍小家顾大家,对吧?水下去可以补救呀,搞点其他的,不能全依靠政府,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国家是个大家,我们是个小家,要舍小家顾大家。”
与张永先父子一样,蒙洼蓄洪区的村民们在大灾面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王家坝精神。看着洪水到来,他们落寞的身影中更透着一份坚毅。
阜南县老观乡村民陶士友说:“开闸泄洪那也得听党的号召,不能光考虑俺这十来多万人口,蒙洼四个乡镇十来多万人口,要考虑底下的凤台、淮南,怕他们大堤也是撑不住。”
全网都在感谢王家坝人
在得知濛洼蓄洪区的人民为大局所做出的牺牲后,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感激,感谢顾全大局的他们。
加油!王家坝!
加油!抗洪中的父老乡亲!
来源 :阜阳新闻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