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想必,好奇心旺盛的小伙伴,都听说过“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他们分别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尼斯湖水怪、肯尼迪之死、秦始皇兵马俑、UFO之谜、鬼魂之谜、韩国客机坠落之谜、人体自燃之谜、奇迹之谜、裹尸布之谜...这里的每一个神秘现象,以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都是暂时无法解释的。
然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每一个天津人都知道的,甚至说在茶余饭后都会进行一番推敲的,“世界第十一大未解之谜”——
王德成怎么就轧了丁文元的脚?
说到这个谜团,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最初是由相声名宿马志明和谢天顺在作品《纠纷》中提到。虽然是一部相声作品,但是据创作者马志明先生表示,这是根据他在派出所的遇到的真实事件创作的。可能很多朋友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对故事的来龙去脉已经了然于胸了。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可以用一张图片,仅仅是一张图片,就把这个困扰了天津人30多年的“悬案”,当场给它“破了”。
仅需要这一张图,就都懂了
可以看到,通过上面这张图片,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纠纷》这部相声作品中讲的这个故事。从“人物”“时间”“事件”“地点”4个维度,我们将3012字的作品剧本,10分18秒的作品视频,王、丁二人30年多年的相爱相杀,浓缩到了一张图里。
这,就是思维导图的魅力。
说到“思维导图”,可能有些成熟的网友对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其实这个概念并没有那么复杂。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然后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只是看文字可能大家还不太能理解,下面列出几张例子来,给您带来一个直观的展示。
以上4张作品,就是由我们的魔扣小学员,在读完4部文学作品之后,利用思维导图,对这4部文学作品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甚至还加入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的这位魔扣小学员,也曾经迷茫过,疑惑过,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曾经混乱过。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的语文老师(北京人,男,40岁左右,去年刚来天津),曾经很坦诚的表示,自己家的孩子很难教:
家长啊,就你们家孩子,也是绝了啊。写个作文啊,上一段说的城门楼子,下一代就能给我扯胯骨轴子。我作文题目要求是什么?我的假期生活!您家宝贝写的什么?您做的饭不是很好吃。合着您家宝贝的假期生活就是吃您做的饭。实话跟你说,要在这样的话,我也就真冻豆腐——没法办了。
面对语文老师如此坦诚的指出自己家孩子思维上的缺陷,这位家长朋友却是也感到了一丝悲伤与绝望,一方面,是怀疑自己的做的饭真的不好吃吗?是自己家孩子的语文成绩确实总是能成为老师请家长的理由,另一方面,孩子在思考问题时混乱的思维,在生活中也确实处处得到了提现,比如在周末外出游玩的时候,孩子总是会丢三落四,而如果安排他去收拾房间的话,那这个周末也就不存在了。
还好,这位家长最后选择了来到魔扣,通过MMR教学法,在每一节课中,魔扣老师,在课前都会带领孩子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建立发散性思维,让孩子通过思维脉络的方式增加条理和层次感,方便理解和记忆。
课上老师带领孩子绘制思维导图
线上教学时,该环节也不会遗漏
如上图所示,就是我们经常绘制的一种叫作气泡图的思维导图,有了它可以让我们轻松的给一个作品或者一件事情分类,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
气泡图是一种有趣的思维导图,绘制它就像把一个一个气泡串起来一样,但是这些气泡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气泡图都有一个主气泡记录主题,从主气泡向四周串出了多个气泡记录了跟主题相关的特点。
比较常用的是4W绘制法。先在中心区域写明本节课的主题内容,然后在分支区域分别按照what、when、where、how的顺序,将中心问题点逐步的拆解开,最终将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的小的细项,便于帮助学员梳理出清晰的脉络。
通过学习思维导图,我们的这位魔扣小学员,也确实得到了改变。曾经被老师诟病的思维混乱的毛病,也彻底的得到了改善。前面为大家展示的那4张用思维导图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位家长还透露给我们,前不久,这位魔扣小学员还得到了数学老师(天津土著,女,25岁)的肯定:
家长啊,您家的孩子最近的进步真是太明显了。像最近的这几次我们课上的数学小测试,他都从来没出过过。您看要不要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下学期竞选一下班级的学习委员。毕竟上班学习他是咱们年级唯二两个奥数拿到一等奖的,同学们对他肯定也会比较信服。语文赵老师也和我说,他写的作文参加了区里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也拿到了奖项,您看如果方便的话,和孩子说说再参加市里的比赛。
从写作文条理不清,到作文比赛获奖,帮助这位魔扣小学员完成这样翻天覆地转变的,就是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