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饭桌上,俩孩子的差距不止一丁点:你的高度决定孩子的教养

2019-11-06   小歆妈妈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如今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因为家长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孩子将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但是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求仅仅只停留在学习成绩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真正意义上优秀的孩子,应该是有素质有教养的,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以后长大也会有出息。

最近在家长群听一位家长说起这样的事,一家人正围坐一桌吃午饭,两个男孩里哥哥一直跟着爸爸妈妈生活,家教严格,而弟弟在爷爷奶奶家生活,平时老人很宠孩子。

家里平时都是由奶奶做饭,因为父母要忙工作。刚开饭没多久,两个孩子中的弟弟就说话了,声音很大地说“不喜欢奶奶做的菜”,听着这样的话,奶奶也没有生气,毕竟是自己的孙子,说也就说了。

但是这还不算完,弟弟说完之后还一个劲的拉坐在旁边的妈妈,跟妈妈一直念叨“奶奶做饭不好吃,妈妈做的才厉害,我好久没吃你做的菜了!”还把吃过的菜放回盘子里,更不理会掉得满桌子都是的米粒,这个时候的奶奶已经有些不开心了,但是也没多说什么。

看着奶奶不开心,哥哥本来在一旁安安静静吃着饭,实在忍不住发话了:“你不爱吃就少吃点,奶奶给我们做饭这么辛苦,你不懂感谢还挑三拣四。”说罢,哥哥用纸把弟弟桌边洒落的米粒擦掉,说:“这些都是辛辛苦苦种的,是爸爸妈妈花钱买的,也是奶奶认真做的,都被你这样糟蹋了,赶紧道歉!”

弟弟一听本来还有些不服气,回头一看,爸爸对哥哥露出了赞许的神情,说:“哥哥说得对,你看哥哥平时在家吃饭都是干干净净的,你也多学学。”弟弟听了,只好乖乖向奶奶道歉,发誓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不尊重他人了。

看到这一幕让人不禁感叹,一张饭桌上,两个孩子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其实不难看出,哥哥在家里家教一般比较严格,不仅吃饭干净,还安安静静的,而弟弟在爷爷奶奶家住多了,有些被宠坏了。

孩子的教养,是由家长的品行高度来决定的。


孩子的品行教养,离不开父母的榜样

1.家长不要溺爱孩子

有些家长平时对于孩子都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溺爱多于管教,所以很多孩子都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顽皮的坏习惯,有时候孩子在外犯了错,家长也多用“他还小”来当借口,不愿意严加责罚,这样孩子又怎能形成良好的品行教养呢?

2.家长要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因为小孩子从出生以后,就如同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像是画笔一样,会给孩子的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素质,孝顺老人,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否则的话,孩子就会学习父母不好的地方,比如不讲礼貌,不孝敬老人,对别人不够友善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素质和没有家教的体现。

家长养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家长不单单是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家长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只有用心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够成长为真正优秀的人,当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以身作则。


各位家长觉得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