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道孩子的作业,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头痛,头痛的不仅仅是要辅导孩子是的那种烦躁,更头痛的是有的作业家长也被难住了,但是自古中国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作风,小小作业还是难不倒我广大天群众的。
小王是一所四年级小学的学生,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一直跟着老爷和姥姥生活,小王平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对于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就感到非常头疼,不过幸好他又个最强后援——姥爷,小王跟着姥爷生活的这段时间,学会了不少生活中的技能,比如种花种树种蔬菜,钓鱼掏鸟窝等等。
小王也跟着姥爷解决过不少“刁钻”的作业,但是这一次的作业是真的难倒小王了,老师要求他们去观察水里游的鱼,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下来,小王画了几次,都觉得太丑就扔了,最后他终于一脸茫然求助姥爷,姥爷笑着说不就是画鱼嘛,简单。
于是姥爷当天就去菜市上买了一条新鲜的鱼,回家以后将鱼洗干净放在砧板上,然后用墨水涂上一层,再接下来的操作直接让小王看傻了眼,之间姥爷将一张白纸轻轻的盖在鱼上,然后再慢慢掀开,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就这样被完美的复刻下来了,姥爷的这个操作小王和小王的妈妈都在场看着,小王的妈妈觉得很有意思,就讲他们的互动拍照发给了老师,老师看到以后也拍案叫绝,称这是最强的作弊,虽然不是自己花的,但是这个不拘一格也是满分呀。
教孩子学会思考、提高抽象思维
作为家长,平时要多多帮助孩子形成主动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有时候孩子思维比较跳跃,作为家长也不用“强行纠正”,这是孩子正在自主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如果担心孩子太过“天马行空”,可以在平时多给孩子做做逻辑训练,这样既不会妨碍抽象思维的成长,也会让思维变得更系统。
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情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多多鼓励孩子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正如小学的一篇课文中,全班同学“画杨桃”的故事一样,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杨桃的侧面,而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正面,所以画出来的形象也完全不同。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不仅仅是对待事物的空间想象能力,包括平时人际交往、遇到困难时,都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学会发问、寻找答案的办法
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相信每个家长都经历过孩子变成“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开始对世界产生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每天都有无数的问题。
但是因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有时候问的问题没经过思考,或者表达得不清楚,这点也是需要家长来引导的,让孩子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包括“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搞清楚问题后有什么启发”等等。
除了教会孩子如何“发问”,让孩子自己主动寻找答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锻炼的是孩子的实践能力。不管是上网查,还是翻书寻找答案,甚至是自己动手去求证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要让孩子在求知欲的爆发期,只会做一个“提问机器”,尽早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将来会比同龄人优秀一大截。
今日互动话题:你有促进孩子思维发散的经验或者技巧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