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伊朗处在萨达姆和塔利班两大敌对政权夹击之下,战略空间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然而,美国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客观上帮助伊朗除掉了两大地区对手,改变了伊朗的战略态势。随着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陡增,还隐约出现了一个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构成的什叶派“新月地带”,这种战略态势令美国十分不安。
自2018年以来,美国在遏制伊朗地区扩张问题上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从最初撕毁核协议,到采取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再发展到联合多国组建海湾护航联盟,发起了一轮强过一轮的军事施压,但都未取得理想效果。其实,美国也选择过使用武力相威胁。例如,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部署B-1B和B-52H战略轰炸机,挂载大量导弹在波斯湾海域进行演习。美国海军军舰也强化对伊朗威慑,“林肯”号、“杜鲁门”号等航母战斗群相继开到伊朗周边海域。为了震慑伊朗,美国还将F-35隐身战斗机部署到了卡塔尔,并与B-52H实施联合演习,演习的目标构想,就是打击伊朗的导弹发射基地。但无论如何,伊朗就是不为所动,这让美军根本无从下手。当然,伊朗也获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中东什叶派武装力量的支持。
据叙利亚媒体12月29日报道称,美国开打了,美军出动数架F-15战机对伊拉克境内什叶派武装力量“真主党旅”发动了猛烈空袭,已造成70多人伤亡。按照美方的说法,此前“真主党旅”对美方人员发动了袭击,并受到了伊朗方面指使。有分析认为,美军发动空袭旨在遏制亲伊朗的什叶派势力在中东地区的扩张。此前,伊拉克国内发生针对什叶派政府的暴乱活动,“真主党旅”在平暴维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朗多次指责美国派遣特工潜入伊拉克,从事破坏甚至颠覆伊拉克政权的活动,并企图借此破坏伊朗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可以说,美军空袭与伊朗关系密切的伊拉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预演。
然而,美军的空袭行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伊拉克民众的反美情绪集中爆发。12月31日至1月1日上午,数百名伊拉克人在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前投掷石块、试图冲进建筑物内,抗议美军的空袭,并要求美国撤离驻伊的5200名士兵。为了应对紧张局势,美军派出一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飞至位于巴格达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上空,投掷了多枚干扰弹对抗议者进行武力震慑。与此同时,美国还指责伊朗策划伊拉克民众冲击美国使馆事件,并宣布将立即向中东地区增兵约750人,并会在晚些时候派出4000人的部队,以防不测。
对此,伊朗方面坚决否认参与冲击美驻伊拉克大使馆,并警告美国勿借机报复。有消息称,目前伊朗有近10个师的陆军和“圣城旅”在两伊边境集结,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一旦美军发动袭击,就会立刻做出反击。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伊朗一直担心美国颠覆伊拉克什叶派政权,这将严重损害伊朗的战略利益。而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大幅下滑,特别是对伊拉克政权控制能力的丧失,使其在应对中东地区安全问题上变得更加激进。随着伊拉克人民的觉醒,其反美情绪已经非常高涨,美军毫不犹豫地采取武力手段实施压制,使得当地局势将近失控。可以预见的是,在中东地区,美国与伊朗的对抗会更加激烈,不排除双方直接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