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童年,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
是藏在口袋里的五彩缤纷的糖纸,亦或趁父母不在家时偷偷打开的电视机?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还是家长们常在嘴边唠叨的“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他们成绩优秀,因为他们智商超群,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地深受老师和家长们喜爱。
而接下来的这位“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有些不同——
《小谢尔顿》
第三季
作为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剧,《小谢尔顿》于2017年首播,一经播出便得到了新老粉丝的热烈追捧。
短短两年时间,《小谢尔顿》迎来了第三季。与之前两季评分不相上下,稳稳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
这部剧承接了《生活大爆炸》的人物角色,主要讲述科学天才谢尔顿小时候的奇葩成长史。
小谢尔顿是个智商过人的孩子,别人眼里的天才怪胎儿童。粉丝们喜欢称呼他为小谢耳朵,他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
妈妈是个善良贤惠的基督教信徒,爸爸是个并不怎么得志的橄榄球老师,外婆则是一个时尚达人。
哦对了,他还有一个销售鬼才哥哥和一个古灵精怪的双胞胎姐姐。
OK,人物形象如此鲜明,让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
故事仍然发生在80年代。这一季片头的画面变成了一家人,而身旁的牛就是代表他们所生活的德克萨斯州了。
伴随着轻松愉快的开场音乐,他们站在了一起,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家庭力量。
没错,一家人就是要齐齐整整!
爱是关心,是相互理解
由于谢尔顿智商过人,生活中离不开对科学的各种“研究”,比如隔空想象瞎比划各种粒子,侃侃而谈孤立认知理论啥的。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十分怪异的行为,妈妈和外婆讲述了自己的担心。
由此牵扯到了谢尔顿的科学偶像——斯特吉斯博士去精神病院治疗的事件,妈妈怕小谢尔顿会走上类似的道路。
她偷偷来到书店购买有关问题儿童的书刊,为了尽力隐藏自己的刻意,特地买了好几本不相关的书。
可惜还是被书店里的售货员大声地问出来了,还是两次!
“所以您还是要这本有关问题儿童的书吗?”身后的人用异样的眼神看向玛丽,形成了反差的喜剧效果。
同一时刻,妈妈和谢尔顿各自坐在床上,捧着心理问题的书籍细细阅读。
母子俩相互研究对方,都怀疑对方有心理问题。
画面来回转场,母子俩连连发出惊叹,配上紧张的音乐节奏形成了诙谐的效果。
双方的互不理解迎来了餐桌上无休止的争吵,玛丽决定带小谢尔顿去看心理医生。
最终,母子俩放下各自的固执想法,互相袒露心声。二人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经商鬼才哥哥,推销水晶球
哥哥小乔治有着自己的经商头脑,打算低价回收德州水晶球进行售卖。
他在爸爸和妹妹面前进行了一番推理,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性思维。
镜头一转,我们来到小乔治与百货店老板娘讨价还价的画面,展现了他的商业天赋。
小乔治开始挨家挨户向邻居推销自己的水晶球。
第一个邻居大叔与他进行开门关门式的对话,这一点像极了海绵宝宝在章鱼哥那里吃闭门羹的样子。
小乔治吸取经验,换上了一身新行头,通过聊天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勾起人们对雪的美好回忆。
这种通过卖情怀来推销水晶球的方式真的有效,源源不断地给他带来销量。
一段关于销售的bgm响起,收银机响铃的音效和金钱的特写分镜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伴随着父亲不断张大的嘴和妹妹的笑容,小乔治的水晶球事件成功得到了认可。
不被众人理解,天才也有烦恼
谢尔顿的高中学校已经满足不了他对于知识的渴求。
就跟神探片一样,他偷偷摸摸一路来到了被他称为“知识殿堂”的笤帚间。
老师讲课的画面和他在小房间自学的画面来回切换,无形中又形成了一种幽默感。
最终外婆康妮为谢尔顿找来了一位大学教授上课,在得知教授对他的偏爱是源于外婆时,他想不通了。
也难怪,智商这么高的人,情商低一点也不过分吧。
他发现自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决心要去找自己的偶像知己斯特吉斯博士,给家里留下有待解码的字条便来到了车站。
他将自己是如何出来乘车的过程与售票员进行表述,最终讲到售票员怀疑人生。
更搞笑的是,得知小谢尔顿出走的一家人匆匆来到图书馆,他们手忙脚乱地找寻摩斯密码进行破译。
在旅途的巴士上,小谢尔顿在与邻座胖大妈的尬聊中暗自反省了自己的自私,也明白了全家人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包容与关爱。
谢尔顿一家人虽然性格迥异,有争吵也有欢笑,但他们更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
将一些生活中的小矛盾和小道理通过喜剧元素表现出来,这真真正正的是一部家庭温情剧呢。
为人父母并不只是陪伴孩子在成长这一过程,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想法的理解和支持。
天气渐渐变冷了,听说和家人一起食用这部剧会暖和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