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曾经的屈辱史,被蒙古统治二百余年,凭其内乱才终于复兴

2020-09-11   王春秋史

原标题:战斗民族曾经的屈辱史,被蒙古统治二百余年,凭其内乱才终于复兴

众所周知,我们的邻国俄罗斯是现今世界上国土最为辽阔的国家,而且地下还蕴藏着庞大的自然资源。历史上,曾经称雄欧洲的拿破仑和战争狂人希特勒也都曾经将征服俄罗斯,作为自己统治欧洲的最重要目标,不过俄罗斯人总能凭借勇敢的作风打败侵略者,慢慢的俄罗斯人又被我们赋予了“战斗民族”的别称。

近代历史上,虽然俄国也经历过腐朽和挨打,但是总体趋势也是对外扩张的,根本没有人可以完成对俄罗斯的征服。不过,再继续向古代历史追溯,却又

有一个来自东北亚的民族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俄罗斯的侵略,而且还统治了百余年的时间,而这个民族就是曾经席卷亚欧大陆的蒙古人。

斯拉夫民族的罗斯人

当罗马帝国还是欧洲老大的时期,当时的欧洲大陆有三大“蛮族”,分别是主要定居于英格兰、苏格拉等地的凯尔特人;南欧的日耳曼人和东欧的斯拉夫人。

随着斯拉夫人的族群变得越来越大,还有后来的迁徙和定居区域的关系,斯拉夫人又被进一步的划分为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

从公元9世纪开始,主要定居于北欧的瓦良格人一路沿着芬兰湾的上流流域而上,并入侵掉东斯拉夫人的土地,并在此建立起了留里克王朝。接着,瓦良格人又继续向南前进,最终形成了以基辅作为中心的国家 —“基辅罗斯”,而居住于这片土地的人民也被称为是罗斯人。

瓦良格人虽然是作为征服者而存在,但还是因为较小的人口基数,没多久就习惯了东斯拉夫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并被渐渐同化。

11世纪初期,基辅罗斯的国王去世,其膝下的几个儿子因为王位的争夺打得不可开交,而雅罗斯拉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继任为新一任的基辅罗斯的国王,也叫做大公。雅罗斯拉夫继位后,继续推行向外领土扩张的政策,其领土南到黑海,东到喀尔巴阡山。

对欧洲史有些许了解的人们都知道,欧洲各国的王室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血缘关系,而通婚也是雅罗斯拉夫的外交方式之一。雅罗斯拉夫本人就娶了瑞典的公主,三个儿子也娶了三个国家的公主,三个女儿则是分别嫁给了法国、匈牙利和挪威的国王。

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雅罗斯拉夫也借此将基辅罗斯带到了欧洲声望巅峰的位置。

因为雅罗斯拉夫是通过内战才赢得王位,晚年之后一回想起当年手足之间的大动干戈,就忍不住的黯然神伤。而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在自己死后再度上演,就决定

将国家划分成五份,分别分给五个儿子

雅罗斯拉夫去世后,实际情况确实也像是其晚年所想之美好,五个儿子也都分别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可是好景不长,各个从基辅罗斯分裂出来的几个国家就开始因为利益,而开始不断的你争我夺。

就在其内部的无限内斗之中,一个强大的民族也在东方慢慢崛起,这个民族就是蒙古人。

蒙古与基辅罗斯的初次碰撞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对蒙古各部的统一,建立起庞大又统一的蒙古帝国。与所有发迹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一样,南边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地区,永远都是他们觊觎的土地之一,所以蒙古帝国的最大目标就是征服中原。就在成吉思汗要将铁蹄踏至中原之时,因为丝绸之路而闻名的一个西域小国-花剌子模却突然搞出来了点事情。

再往前追溯,花剌子模本是西辽的藩属国,13世纪初期,西辽国力慢慢减弱,而花刺子模的摩柯末也趁此机会开始起义反抗西辽的统治。随后,花刺子模人民在摩柯末的带领下,不但赢得独立,还顺带兼并了附近的其他小国,而摩柯末也因此赢得了“亚历山大大帝第二”的美誉。

也许是这个名号实在太大了,有点让摩柯末有些忘乎所以,竟然下令处死了本来与自己毫无相关的蒙古商人,这可真是彻底激怒了成吉思汗。

不久后,成吉思汗亲率20万蒙古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花刺子模,摩柯末其实事先已经知道了蒙古大军的进攻方向,也提前做好了殊死一战的准备。双方军队刚一碰面,摩柯末就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成吉思汗的对手,被打的溃不成军后,摩柯末只好逃向撒麻耳干,而蒙古军队根本就没有放过摩柯末的打算,而且又在追击过程中顺便打下来了撒麻耳干,

摩柯末又是继续向西逃窜,最终于1220年病逝于里海的一处小岛之上。

摩柯末死后,花刺子模又在新任国王札兰丁的带领下抵抗蒙军的侵略。可是札兰丁也始终逃离不了蒙古铁骑的践踏,最终在一路逃命的过程之中,于印度被乱兵杀死。

在蒙古大军追击花刺子模的过程中,又对中亚和东欧的大片领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水草丰盈的钦察草原。

随后,成吉思汗就告诉速不台以及哲别二人可以继续在外征战三年,然后再重新回到部落,于是二人就率领着大军一路顺着伏尔加河来到了钦察草原。

草原各个部落眼见这支陌生的军队浩荡袭来,决定组成联军共同应对外敌。不过速不台和哲别带领的这支军队的士兵并不多,就算蒙古士兵再骁勇剽悍,也不会在硬碰硬的战斗中得到什么优势。于是,蒙古军队先是假装和谈通商等事宜,并给各个部落送上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以此麻痹敌人的意识,而蒙古人的这一招果然成功的蒙蔽了敌人。

就在钦察人放松了对蒙古军队的警惕后,速不太和哲别果断下令全军进攻,钦察军队被蒙古人的突然袭击给打了个措手不及,而损失惨重的钦察军队只好向西撤退。

逃亡的钦察部队中的一个首领,正好就是由基辅罗斯分裂出来的加里奇公国国王的女婿,其在目睹了蒙古人的凶残与狡猾后,也第一时间的向岳父发出了自己获得的情报。

加里奇国王认为,要想应对蒙古人的野蛮扩张,必须要所有的东斯拉夫人放下矛盾,共同应敌才可。但是在长时间的征战中,各国之间互不信任,最终响应号召的也只有几个国家。无奈之下,加里奇国王就带着仅有的力量,于第聂伯河流域与蒙古人展开决战。

凭借着与金国、西夏等的多年征战经验,蒙古骑兵对中原兵法中讲究的佯败诱敌深入等套路早就了如指掌,面对这次与基辅罗斯联军的战斗,蒙古人同样采取了这个作战策略。战斗果然也在蒙古人的预料之内进行,中了蒙古人计谋的联军也几乎被全部歼灭。随后,蒙古军队又杀入克里米亚半岛大肆劫掠,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又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启程返回部落,而成吉思汗的西征也算是到此结束。

拔都重回基辅罗斯

就在基辅罗斯还未从上一次蒙古大军西征的阴影中恢复过来之时,蒙古人又带着比上一次还要庞大的军事力量与侵略野心回来了。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又继任为蒙古大汗,窝阔台也同样将开疆扩土作为了自己的毕生追求。于是,在消灭金国和稳定大后方之后,窝阔台决定继续西征,而首要目标就是基辅罗斯和钦察草原各国。

因为窝阔台的大哥术赤的封地更偏向于西方,所以窝阔台就将术赤的长子拔都任命为西征的总指挥。此外一同前行的还有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还有其他诸多蒙古王公贵族的长子,所以

这次西征往往也被史学界称为是“长子西征”。

公元1236年,地理位置偏东的,居住于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流域的钦察部落,就成为了蒙古大军西征路线上的第一目标,可是面对强大的蒙古铁骑,区区的这几个小部落甚至都可以说是不够蒙古人练手的,最后还没费蒙古大军多大功夫,这几个部落就被彻底征服。扫荡结束钦察草原之后,蒙古西征的下一站就来到了基辅罗斯。

从公元1237年的冬季开始,蒙古大军用时五天攻破梁赞公国;几个月后,蒙古大军占领莫斯科;打下弗拉基米尔公国;加利西亚共国;占领基辅后,基辅罗斯的大部分土地也都遭受了蒙古的兼并。

连战连捷也是蒙古大军的侵略野心得到更大的膨胀,接着就是著名条顿骑士团战败,然后又是奥地利也宣布沦陷。就在蒙古西征大军在西欧杀得兴起之时,

窝阔台大汗去世的消息又突然传来,众首领为了争夺汗位急忙撤军,而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也就告一段落。

蒙古人统治的二百余年

窝阔台去世之后,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也在汗位之争上斗的你死我活,而对自身有一个清晰定位的拔都并没有参与到汗位的争夺上来,随后以自己的固有封地作为基础,

建立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金帐汗国。

因为拔都的领地本就位于蒙古西部,而蒙古二次西征的主要位置又在附近的钦察草原和基辅罗斯等地,所以这两个地方自然也就被拔都纳入了自己的金帐汗国的土地范围之内。

对于蒙古人来说,骑马打仗简直就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不过管理领土,尤其是被自己的征服的土地,可就真的有些困难了。要说对钦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管理还好,毕竟自己世代就是这么过来的,不过对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罗斯人,就真的不知应该如何是好了。

金帐汗国为了更好的实行统治,便将金帐汗国所统治下的罗斯土地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

靠近金帐汗国大本营地区的优质土地,由蒙古人自己直接管理,剩下较为偏远的地区则是保留住先前罗斯的王公身份,由他们继续管理。

但是蒙古人费力打下来的地方又怎会轻易的交还给罗斯人继续管理,所以便设置出了苛刻的先决条件,比如首先是

要求承认金帐汗国的宗主权,然后是让出纳税权还有配合蒙古军队对外作战等

有了先决条件还不够,金帐汗国还会派专人前往视罗斯王公。前面提过,基辅罗斯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王公也有很多个,蒙古人认为这太过于分散,不利于自己的有效统治,便特意选出了一位王公代为统治金帐汗国旗下的所有罗斯地区。

这个职位虽然还是要臣服于蒙古人,不过好歹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各个大公便为此争相的表忠心于金帐汗国的大汗。借于此政策,蒙古人既降低了自己的统治成本,又在侧面上又一轮的削弱先前各国实力,最后又让各王公更加的忠心于自己的统治。

在这“一箭三雕”的作用之下,金帐汗国又将自己的统治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直到14世纪时期,罗斯人趁着金帐汗国的内乱之际,最终由崛起的莫斯科公国完成了对蒙古统治者的推翻,而蒙古人在东欧的统治也就此结束。此外,曾经能征善战的蒙古骑兵也突然实力消退,就此消退于历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