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上展出了数款察打无人机,一瞬间点燃了不少军迷炙热的心。其中,“攻击”系列的首次出现也让不少军迷好奇,这些察打无人机,相较于我们外贸版本的“彩虹”和“翼龙”,究竟孰优孰劣?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认为“自用的肯定强于外贸”。实际上,这样的老思维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军贸行情了。由于竞争压力大,很多公司企业的方案,都很激进,尤其是察打无人机这一块,更是如此。
如果单纯的拿着“自用版本阉割性能再换个名字”老一套的方式去忽悠其它国家,那么结果必然是断送了财路。这一点,我们的企业是十分了解的。所以,我们外贸的机型从整体而言,强调的是外军青睐的“多打多挂”。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用的攻击2察打无人机与外贸的彩虹察打无人机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只不过,我们对攻击2的标准是“侦察的同时兼顾打击”,而外军的需求则是“侦察就摧毁,弹药打完就返航”。
要知道,攻击2和彩虹都是长航时无人机,所携带的弹药数量无法和有人机相比。对于这点,我们的定位可以说是十分精确了,那就是侦察某一区域,发现目标后标记引导其它平台摧毁。对于高价值目标,才会率先打击力求摧毁。
实际上,这才是长航时察打无人机的正确用法。也因为这点,我们自用的无人机在发动机上做了修改,使用了先进的涡喷发动机。而外贸的彩虹无人机,则是活塞发动机。虽然外贸版本的察打无人机有6个挂点可以携带1吨的武器,但并没有什么用。
相反的,我们有体系支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平台的“动态侦察”优势,这才是正确的。相对于外贸,我们自用不能说全部超越,但是总体的优势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