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梁村党支部:做大羊产业 当好“领头羊”

2019-08-19   景泰融媒

​近年来,景泰县芦阳镇寺梁村党支部按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要求,坚持“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引领奔小康”的工作思路,以“一个协会建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建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兴一项产业,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为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支部建设标准化、赶着羊群奔小康”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富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的互动三赢目标。

寺梁村是景电一期工程建成后的移民村,村主任谈起村里以前的日子仍然记忆犹新。

芦阳镇寺梁村村委会主任 杨天展:我们村现有人口是302户1120人,我们是1973年从索桥搬迁到寺梁,到1976年搬迁完。我们是人多地少,到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就走上了贩羊这一条路,我们原来生活困难,到2011年我们就建成了寺梁养殖小区,现在规模也渐渐变大。

在村支部的带动下,养羊、贩羊逐渐成为寺梁村发展的方向,寺梁村自2011年开始建设养殖小区。几年来,从最初的占地36亩、入驻养殖户11户,到现在完成二次建设,建成了占地266亩、养殖户68家、存栏羊只6万、年出栏量30万只的规模养殖园区。

芦阳镇寺梁村党支部书记 王生铎:咱们现在养殖规模是形成了,现在我们规划第三期,规划我们产业的深加工,通过产业的深加工以后我们就精细化了,把羊的各个部位通过分割以后,增加我们的收入,对养殖户相结合,通过加深产业链增加我们养殖户的收入。

规模化发展最缺的是资金。201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景泰县支行被调整为寺梁村的结对帮扶单位,双方积极对接,筹集信贷资金,帮助养殖户解决了发展壮大养殖业的资金问题。

中国邮储银行景泰县支行副行长 王彦飞:我们邮储银行景泰支行通过产品创新,积极向上级汇报,我们最后在2018年通过信贷资金的支持,向寺梁村的养殖户累计总共发放产业扶贫贷款是1200万,解决了咱们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有了资金,村民们发展养殖业的信心更足了。村里的防疫员杨天功也在养殖小区建了新的养殖场。

芦阳镇寺梁村村民 杨天功:我们村上这几年带动发展养殖,我是去年响应村上党支部的号召,到这儿盖了养殖场,去年秋天盖起来,占地面积是7亩多到8亩地,去年盖起来以后,冬天开始抓羊,到现在出栏4000只左右,现在存栏量是1100只,总共是16个圈。

村民杨佑祥不但自己搞养殖,还积极联系县域内养殖户,和外地的客商对接,搞起了产销一条龙的服务。

芦阳镇寺梁村村民 杨佑祥:今天是给新疆走的项目羊,计划装个四五百羊,这都是咱们景泰周边的,陈庄的、二期上的、还有寺滩的、芦阳的,反正周边都往来拉着呢,70斤左右十五块五这么个,价格就十五块五,下来卖个1100,一个羊,今年这个羊行情好着呢,在我们村大力带动下,我们养殖小区利润还是可观着呢。

散养户最发愁的问题就是销路,在养殖小区集中销售既方便又快捷,还很安全,也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喜泉镇陈庄村村民 魏廷文:我把羊拉到杨老板这儿,杨老板是代办,对我们养殖户来说相当不错,一斤毛重是十五块五,和养殖户现金交易,非常方便,带动了我们的养殖。

养殖业的不断壮大、发展还离不开动物疫病的防控。村里的防疫员老杨每天更是忙里忙外地搞防疫。

芦阳镇寺梁村村民 杨天功:现在我们搞防疫都是统一的,羊小反刍,我们现在正在打口蹄疫疫苗,这个疫苗是国家强制必须要打的,人畜共患病,疫苗一打以后养着也放心,村上对这个也相当重视。

寺梁村的养殖业不仅壮大了本村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养殖产业的发展,如何继续扩大规模、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寺梁村正在“赶着羊群奔小康”的路上带头奋进。

芦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正君:咱们芦阳镇是传统的养殖大镇,咱们寺梁村率先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开展社区养殖,就是养殖小区建设,为我们芦阳打造养殖品牌开创了先河,下一步我们就根据寺梁这种模式,我们全镇一共规划了四个养殖小区,把养猪、羊、鸡分开,进一步壮大咱们的产业发展。(融媒体记者:谢志刚 蒲海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