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风口浪尖之时,李嘉诚终于公开表态。不过8个字背后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很多人搞不懂“超人”是在说什么。
实际上,李嘉诚的态度很简单,他希望局面能够稳定,另外从他发声这个行为来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话说那么多躲在背后赚钱的富豪有几个敢公开表态的?
从这点来说,李嘉诚的担当是符合他“首富”身份的,说李嘉诚的态度是一种风向也未尝不可。随着李兆基、郑裕彤等老一辈豪杰的退去,“二代”们的表现是大为不如的。
2016年,李嘉诚就曾引用过“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个典故出自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因为武则天步步紧逼,李贤就用《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以诗劝诫,希望武则天不要太过分,饶了他的性命。
“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之说法”,91岁的李嘉诚用心良苦,“不要让今天的激情,成为明天的遗憾。”也是语重心长。
其实,我们不要低估了李嘉诚,但也不要太高估了李嘉诚,从本质上说,李嘉诚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或者说,李嘉诚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财富上的成功。他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无疑是证明了他赚钱的能力非一般人可及。
听其言看其行,李嘉诚的逻辑是很简单,利益至上,你看他去英国“买买买”,从基础服务到房地产,仍然追求的是稳健的收益。
而任正非也在英国花费巨资买地,做的却是建厂搞高科技,这不仅仅是企业路线的不同,更是企业家思想和性格的不同。
众所周知,任正非不喜欢金融、房地产这类生意,在他看来,尽管搞这些可以赚快钱、赚大钱,可毕竟是花哨的“锄头”,种不出庄稼来。
人,毕竟是要吃饭的。
任正非追求的是理想,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以华为的影响力,搞地皮建楼卖轻而易举,可这样的钱有什么意义呢?任正非害怕的就是这种“歪风邪气”污染了华为的价值观,从而让华为一蹶不振。
事实证明,盖楼盖不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和实业支撑,房地产规模宇宙第一又如何?不过是个海滩城堡、空中楼阁而已。
为了赚钱还是为了理想,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线,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基因”不一样啊。
李嘉诚考虑的是百年之后的财富传承,任正非考虑的是华为的基业长青,这是根本上的差别。
一个为了家族繁衍,一个为了事业延续,两者是不同的层次。
当然,李嘉诚和任正非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两人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的不同阶段,他们都登上了各自的顶峰。在以前,人们都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房地产首富为偶像,毕竟是财富英雄。
而从这两年开始,人们已经洞悉了财富的真相,不以赚钱多少论高低。国家的实力,企业的价值,还是要有自己的真东西,真正的竞争力还是要靠华为这样的企业。所以,任正非又成了人们的英雄。
往大一点说,两人代表了两种经济导向,幸好外界的压力和刺激让我们终于认识到了科技创新才是前途。
如果企业还是陷在金融和房地产里自嗨,那真成了黄台之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世易时移,今天的国家、企业竞争已经是实打实的核心竞争力之争,容不得一点虚夸。
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传统富豪路线:艰苦创业,攫取财富,功成名就,子孙传承……已经是过时了。话说,弹丸之地,还能再出一个开厂子做贸易变首富的传奇吗?
而以任正非、华为为代表的企业家,又是另一种路线:凝聚团队,利益他人,靠科技创新立足,最终是牵引世界前进,为社会做贡献。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表示很反感拿自己跟李嘉诚比,他说自己不搞房地产,他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活着。
所以,没有孰是孰非,李嘉诚与任正非没法比较,也用不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