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们的保护伞,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父母的心就开始跟随孩子的人生经历开始牵挂着,有些孩子长大后,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一些孩子长大后,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不仅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没有尽到应该要有的孝道,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深沉的。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长大后,作为子女,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地去赡养我们父母,因为自古以来,尽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每个子女该尽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中国人对举办白事普遍看的比较重要,那些过世的老人在死后,家里人都往往会好好地去操办,让过世的人能够体体面面的离开,但是之前有则新闻,颠覆了我们对社会伦理的认识,一家老人在生命快到尽头的日子里,自己唯一的儿子向公司请了丧假,来到老人的床头旁照顾,但是儿子到离假期结束还有两天的时间,儿子想到公司的领导一直在催,儿子着急了,气急败坏地对着床上的老父亲说"你到底什么时候死?
我请的假快结束了,要是还不回去,买的车票也要作废了。"这番话,听着让人十分的心寒,让躺在床上的老父亲十分的难过伤心,这么辛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却换不了孩子的一点点孝道,后来,老人提前喝了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含泪而终。
1、从小过于溺爱孩子
很多父母会对孩子的提出来的要求都满足,不考虑事情的利弊,久而久之,就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会不懂得感恩,世界上是公平的。
父母应该要孩子从小明白一切的东西都来之不易,父母也不是万能的,让孩子明白想要的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不是向他人身上索取。
2、纵容孩子口无遮拦
一个孩子的一言一行体现着一个家庭的家风,有些孩子在懵懂的年纪说出口的话容易伤到人,如果这时候父母不加以管制,孩子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会让孩子越来越放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不好的习惯,更会出口伤害父母,不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更加不会孝顺父母。
3、对孩子有暴力行为
很多父母会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父母长期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心里缺乏安全感,也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慢慢地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仇恨,最终会成为一个不孝之子。
作为父母,不能够过分溺爱孩子,更不要用暴力去教育孩子,应该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作为子女,百善孝为先,不管父母再怎么不好,终究是你的父母,还是要尽到做子女的赡养义务。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