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约定,一定要让孩子遵守
周末休息,我带着女儿回了一趟老家,奶奶见到孩子特开心,便要带着孩子去外面逛了一逛,其实我也知道奶奶是想给女儿买一些她喜欢的东西,为了不“打击”奶奶的热情,女儿看了一下我,我也就允许了。
半小时后,奶奶和女儿回来了,爷爷见后看见上手就拿着一个小娃娃便问道:“跟你奶奶去逛,怎么就只买了一个小娃娃呢?零食不喜欢吃吗?”女儿奶奶有点儿不开心,回答道:“我让孩子多买一些,零食玩具想要都给买,她说跟妈妈有一个约定,每次出来买东西,只能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不能太贪心了。”女儿爷爷笑道:“孙女真听话,下午爷爷带你再去买一样。”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不太愿意给孩子树立一些规矩,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自由,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一切。一味地纵容,觉得现在孩子小,没关系,孩子喜欢就好了,长大了自然就懂规矩了,如果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父母制定规矩来束缚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为所欲为,更不知道怎么去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好是坏。
2:孩子犯了错,就要道歉
前几天我带着女儿去逛超市,看到一位父亲带着俩女儿也在逛,淘气的小女儿故意打掉姐姐手里的东西。这时候爸爸上前坚决让小女儿给姐姐道歉,可是小女儿不愿意,说自己不是故意的。爸爸并没有退缩,还是要小女儿道歉,说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都得道歉。一旁的姐姐看着委屈的妹妹,就说:“算了吧,不是故意的就不道歉了。”小女儿赶忙迎合道:“姐姐说可以不用道歉了。”但是爸爸坚持说到:“这件事本来就是你做错了,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你就应该道歉。”小女儿最终在爸爸的坚持下,终于说出了“对不起”。
其实我觉得爸爸做得很对,孩子小很多时候犯了错误还不知道自己是错的,让孩子道歉是让孩子记住,这件事是错的,以后不能这样做了。犯了错,就要道歉,这是原则问题。
从小就应该教孩子,做错了事要道歉,这样才是好孩子。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面对,并且勇于承担错误,让孩子学会遵守原则,一定会让孩子受益一生的。
3:有些责任,孩子必须自己担着
曾经在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孩子:“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孩子:“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给妹妹洗衣服。”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非常好,孩子老是拿做错的事来询问妈妈,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也不忘让孩子对自己的错事承担责任。
这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所有的家长学习,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错误承担责任。
也许有不少妈妈会觉得这对孩子太残酷了,不要忘了,如果你一味迁就、容忍孩子,那么他就会一再的试探你的底线,也就会把不负责任不当回事,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连累家人,甚至于会危害社会。
在平时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要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同时当父母的也得以身作则,要求孩子这样那样,自己做了不对的事情反而把责任推卸给孩子或者其他人,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也学会推卸责任,得不偿失。
爱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本能,爱的同时给孩子立规矩,这也是教育中的一件大事,让孩子能够独当一面,是我们的责任,毕竟做父母的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一辈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承担责任,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