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赛场飙车的戏码也不少,除了商业片特效夸张的《速度与激情》,还有经常被大家吐槽业余的《飞驰人生》。
而2019年,出现了一部评分很高,并且深入钻研赛车理论知识,比《速度与激情》系列或《飞驰人生》这样的电影专业多的影片。
那就是《极速车王》。
但《极速车王》这部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赛车视觉商业电影,影片的英文名是《Ford v. Ferrari》,直译过来是福特VS法拉利,说的就是两个品牌车之间的故事。
《极速车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时间背景放在1963年,福特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与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谈判的,由福特收购法拉利赛车部门的交易由于过度苛刻的附加条款而以失败告终。
被激怒的福特当即决定打造自己的赛车团队,并立言将在每年一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击败法拉利。
很快,福特签下了来自于阿斯顿马丁车队的约翰·威尔,并砸下了1000万美元,开始研发新车。
但是,1964年的勒芒并没有为福特带来好消息,出征的三辆福特GT40全都因为悬挂断裂等各种故障而退赛。
之后,不服气的亨利·福特二世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同时炒掉了约翰·威尔,将项目负责人换成了曾在1959年率领阿斯顿马丁车队击败过法拉利的知名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
然而1965年参赛的三辆GT40却因为动力太强油耗过高导致没能完赛,福特因此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经过上一年的整修改装和调整之后,卡罗尔·谢尔比意识到好车与好车手都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他和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一起,同时参与了新车的重新设计和调试,并于1966年率领13台最新研发的福特GT40 Mark II再临勒芒。
只有谢尔比才懂得起,愤世嫉俗、穷困潦倒、才高八斗的迈尔斯的价值,二人珠联璧合。
1966年6月18日勒芒决战,法拉利赛车看上去比谢尔比的银河舰队还要漂亮。
迈尔斯感叹:幸亏不是选美比赛。
鉴于以往的血泪教训,福特二世下令“谨慎驾驶,不要鲁莽”。
45岁的迈尔斯只能“鲁莽”,无数殚精竭虑、技术攻坚的不眠之夜,福特公司不计代价的亿万投入,毕生的经验和热血,必须在勒芒绽放光芒。
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福特强劲的马力,迈尔斯一骑绝尘。
福特二世希望看到三辆福特同时冲线的震撼场面,让领先一圈的迈尔斯减速等待队友。
6月19日下午,福特的银河舰队同时冲过终点,包揽前三名。
影片再现了这一令福特人扬眉吐气的瞬间:
比赛结束,所有人都在为这个悲情英雄感叹,只有法拉利恩佐的点头示意,给落寞的迈尔斯带来了些许温暖。
不过,迈尔斯很快振作起来,毕竟福特以包揽前三的压倒性优势赢得了这场与法拉利的较量,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福特车队更是一举囊括了勒芒耐力赛四连冠。
影片给了这场比赛将近40分钟的时长,拉力赛的种种细节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大呼过瘾。
这不只是崇尚速度的视觉奇观,也不只是肾上腺素飙升的竞技电影,它还是人物为先的传记片,细节丰富的年代电影,充满幽默和转折的剧情片。
(转自咪咕影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