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抉择相互守护

2020-03-29   中国县域经济报

本报讯(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薛骅淳)2月10日,武汉封城第18天,武汉首批方舱医院启用第5天,全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638例,当日新增2478例。这天是护士林红提交援鄂请战书的日子。

几日前,院里下发了第三批援鄂医护召集令,她没敢告诉父母,只是悄悄地跟丈夫商议了一下。“你身体行吗?”丈夫看起来有些犹豫。林红身体不是很好,早些年两次胃出血,靠着输血才扛了下来。去年又因肠息肉做了手术,刚恢复。林红有几位至交,曾与她一同以医护人员的身份宣誓入职。“为医疗事业献身,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铮铮誓言犹在耳,如今,好友们纷纷在援藏、援疆的道路上奋战了三五载。林红想,这一次,千难万难,她都要去。这一次的征途中,就此多了一名来自漳州市中医院妇科工作的资深护师,一名6年级孩子的母亲,而那个虽记挂着她的身体,最终却又默默支持她决定的丈夫,是来自漳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的徐永进。

2月15日凌晨1点,睡梦中的妻子接到了组织的紧急召唤——天亮就出发。同样被铃声惊醒的徐永进没多说话,只是一同起床,帮妻子收拾行囊。他查过了天气,2月的湖北还有些寒,他塞了一件又一件厚厚的衣裳,把一腔嘱托也塞进这鼓鼓囊囊的行李箱。他明明还有很多事要做很多话要说,最终却只在朋友圈发了单薄的三个字“出发了。”直面离别的一刻,儿子哭得撕心裂肺,他却看着妻子温柔地笑了笑。“照顾好自己,家里你放心,有我。”在妻子援鄂之前,作为民生保障电力企业的一员,2月3日以来,徐永进就已经进入弹性上班状态——为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这是绝大多数民生保障企业的“常规”春节假状态。抗疫战争打响之后,他更是以居家远程办公的形式加起了夜班和周末班。过去当他为百姓光明而坚守岗位时,妻子也只是默默帮他备好夜宵泡好茶。这一次,轮到他支持她的抉择。

林红此行支援的是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是武汉市最大的方舱医院之一,共设有850个床位,投入医护人员480名。方舱医院里重症少,但患者多,医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需要一名医护人员护理多个病人。从早上上班到晚上下班,医护人员都需要穿着厚重且不透气的防护服奔忙。因为穿脱困难且要避免污染,医护人员不敢吃不敢喝,防护用具在皮肤上摩擦出红印、勒痕、水泡。最痛苦的是防护服里氧气不足,笨重的手脚动起来还需要消耗更多的体能,一天下来,全身透湿,头晕眼花,精疲力竭,甚至路都走不直。

高负荷之下他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疲倦感指数倍翻升,日复一日不知尽头。每次上班前,医护们都要努力给自己加油,才有勇气推开那一扇门,再用尽所有的能量,积极地对待每一个病人。

“他们比我们更低落,更煎熬。我们不但要照顾他们的身体,也要照顾好他们的心情。”

每一天竭尽全力之后,和家人宝贵的视频通话时间就是医护人员最有效的“充电”。林红也习惯于在下班向领队汇报数据后,匆匆赶回宿舍和丈夫开一小会视频。“儿子睡了吗?”林红下班已经很晚了,多数时间孩子已经睡了,但她总也忍不住再问一句,仿佛还能为孩子再掖一掖被角。“睡了。”徐永进一边答话,一边仔仔细细地看着妻子。很多时候距离总是催生期待,期待落地又带来无限的满足。临行前妻子为方便工作剪去了多年的长发,尽管造型陌生面容憔悴,徐永进还是觉得她好看。徐永进的岗位正遇着忙时,“e战役:系统的前期测试和推广,信息专业十四五规划调研工作,疫期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桩桩件件都离不开他,加的班比之前翻了何止一番。而孩子停课在家,家里的琐碎事务比起平日只多不少,每天他要专程抽出时间来帮孩子安排远程上课、跟进作业缴交情况和辅导课程,更别说常规的做饭洗碗打扫洗晒衣物。除了这些,他还惦记着和妻子视频时给她鼓鼓劲,帮她缓解一下心理压力。要处理的事情又多又杂,他从没觉得一天24小时的时间如此捉襟见肘。但他想,妻子在如斯危险的境地中拼搏,又如何能让她再为家里操心。不过再少睡一些,不过再多努力一点。

3月1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4例,均为境外输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清零。这一天,林红随首批凯旋的福建医疗队返回福建,他们都为这一年迟来的春天而奋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