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冬日里一个暖和的午后,住在辉县市大山深处的小佳正在家门口来来回回地跑着。
“老师不来了?老师不来了?”15岁的小佳不时地跑到老父亲跟前这样问,言语中满是对老师即将到来的期待。
小佳的老父亲说,孩子有点兴奋,他在期待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校长张锦文和学校其他几位老师的到来。
下午3时许,远远地,终于看到老师们熟悉的身影,小佳兴奋地跑去迎接。
小佳是一名特殊的孩子,身体和智力均有缺陷。4年了,为了小佳能接受教育,每两周,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校长张锦文就会带着几位老师一起到小佳家里给他上课。
“来,老师考考你,看你上次学的东西忘了没?”“1+1=2”,张锦文一边在小黑板上写一边大声读,小佳也大声跟着说“1+1=2”,说话时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
张锦文说,其实就连这么简单的数字(学)小佳也记不住,只是跟着人学说话而已。尽管如此,可看到小佳脸上的笑容,张锦文仍然觉得很欣慰:“就是希望能给他带来快乐。”
4年前,拍石头乡进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普查时,张锦文发现了当地大山深处一个名叫对九站的村庄里同80多岁养父相依为命的小佳。
因为身体原因,再加上老父亲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初见小佳时,张锦文发现这孩子不仅怕见生人,就连话也不会说。“这样的家庭最需要帮助,这样的孩子最需要教育,作为老师我一个都不能放弃。”张锦文决定让小佳跟着自己到学校上学去。
可是到了学校,张锦文才发现小佳根本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无奈之下,小佳又回了家。“适应不了学校生活,也不能让孩子失学。”于是,张锦文带上小黑板、带上粉笔开始了每两周一次的送教到家。
起初,张锦文是自己一个人去。由于对九站村远在深山,每次乘车去时,张锦文下了车还要步行将近半个小时才能到。后来,张锦文开始带上学校的其他老师一起去。每次去时,张锦文和老师们还会给父子俩带上一些吃的用的。再后来,张锦文又给小佳家里装上了电视,父子俩的日常生活又增添了一个乐趣。
如今,4年过去了,老师们对小佳的送教到家行动一直在持续。4年里,拍石头乡中心小学的18位老师全都去对九站村给小佳上过课,有的老师甚至去过多次。
数学、语文、美术、音乐,体育,12月10日下午,暖阳下,老师们依次给小佳上着课。课堂上,小佳开心地跟老师学着、笑着、闹着……
4年来,小佳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怕见人了,会说些简单的话了,现在老师们来时小佳还会主动问好,走时也会摆摆手说‘再见’。”提起这些年来张锦文和其他老师对儿子的关爱,小佳的老父亲心中满是感激。
记者王新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