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过北湖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他在堡镇码头聆听潮起潮落的声音,他近距离与各种鸟类接触,他“俯视”着云雾缭绕下的东滩湿地公园……今年五十多岁的王宏球,是区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从事摄影、摄像工作十多年。出于兴趣爱好和对家乡的热爱,每当有空余时间,他就会拿起相机,或者操控着无人机穿梭在崇明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用镜头记录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多年来,他拍摄的众多照片、视频,被崇明甚至上海的多家主流媒体转载。其中,一组航拍风景镜头还被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收录。他用一部部视频、一张张照片,述说着崇明的故事。
爱好变成了事业
斯文得体,话不多,但一说到摄影摄像,王宏球便开始侃侃而谈。上世纪90 年代,王宏球还是上棉三十五厂的一名普通机修工。在他三十而立之时,却面临下岗危机。然而王宏球并未消沉,转而学习平面设计。十年后,王宏球踏上创业之路,成立工作室,从事广告设计制作行业。之后,他又在摄影、摄像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
在王宏球的工作室内,一幅栩栩如生的老虎画作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问才知,这是王宏球小时候的绘画作品。“从小就喜欢绘画,美术是我学得较好的学科,老师都觉得我长大后可以当画家呢。”王宏球说。靠着一点天赋和后期不懈的努力,王宏球完成了从机修工到设计师的华丽转身。
除了绘画,摄影也是王宏球从小的兴趣爱好。从早期的胶片相机,到创立工作室后学习单反、摄像、无人机,随着设备不断升级,王宏球的技艺也逐步提高。他也慢慢将爱好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除了设计,还开始涉足摄影摄像领域。
在平常工作中,王宏球以拍摄演出、活动之类的视频为主。但他始终对家乡美如画的自然风光、富有特色的美食、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等情有独钟,于是这几年他开始在工作之余用镜头记录家乡。
大片上了央视
这并非易事。有时候王宏球一大早出去,也等不到要拍的场景;有时候虽经长途跋涉,但还是一无所获。不过,勤奋拍摄的过程中,他也收获了不少惊喜。
2017 年的第一天,王宏球一大早驱车来到北湖,想要拍摄日出。出乎意料的是,到了北湖后大雾弥漫,王宏球以为要白忙一场了。天渐渐亮了,当看到一轮红日透过薄雾缓缓升起时,王宏球的心顿时安定下来。令他欣喜的是,在晨光的照耀下,整个北湖被云雾围绕。层层叠叠的云雾宛如云海,航拍俯视下更为震撼。就是这次“偶然”拍摄到的作品被《航拍中国》节目选中,“意外真正变成了惊喜。”
王宏球拍摄的北湖镜头被选入央视《航拍中国》纪录片
惊喜的事情很多,让人惊吓的也不少,最为严重的一次王宏球还差点丢了性命。“一想起当时的情景,现在还有些后怕。”王宏球心有余悸地说。当时,为了拍摄台风来临前的长江大桥和天空云彩相衬的镜头,王宏球未告知家人,就和朋友租了条船出海。“台风前夕天空的云彩飘得特别快,变幻无穷且多姿多彩。长江大桥又是崇明的地标性建筑,两者结合在一起肯定特别美。”王宏球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但出发后,王宏球却有些后悔。大浪不断拍打着江面,小船摇晃个不停,船上又没有救生圈,王宏球只能拼命拉住船舷。等小船稍微平稳之时,王宏球立马拿起设备拍摄。“虽然有些心慌,但来都来了,只能豁出去了。”断断续续专注地拍了一个多小时,下船后,突然松懈下来的王宏球呕吐不止。“幸好这个瞬间被记录下来了,也算不虚此行。”王宏球笑着说道。
大叔玩起了抖音
“大片即视感”“和李子柒的视频有得一拼”“崇明风景看神工”……这是网友们在抖音号“神工”的作品下的留言。“‘神工’是我的艺名,取自成语鬼斧神工,有技术高超之意,也是崇明话‘成功’的谐音。”几个月前,王宏球开通抖音号,将近期以及这些年拍过的视频上传至抖音。
近来抖音视频盛行,以此形式展现崇明的想法在王宏球脑海中油然而生。“我想通过这个媒介让在外工作的人,看到魂牵梦萦的家乡;让本地人感受不一样的崇明;从未来过崇明的人,可以发现它的美。”
看过这些视频后,有些网友对其中的场景感同身受,“这不是崇明蛸蜞么,小时候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过”;有些人则惊叹于家乡的大变化,“这是合作、竖新镇啊,这也变得太漂亮了吧”;有些人回忆起了从前的点点滴滴,“看到老奶奶织布、纺纱的场景,我回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在织布,我在旁边陪伴玩耍的日子”……每一个画面都是对记忆的一次定格,王宏球突然觉得把一些即将遗忘的事情用镜头记录下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王宏球拍摄的风格和类型多样,除了以上类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崇明特色美食和产品。“吃在崇明”美食系列是王宏球最爱的作品之一。点开崇明圆子、红烧肉酱烩蛋、崇明小龙虾等视频,食物的香味好似从屏幕中溢出,让人垂涎欲滴;王宏球还找到本土酿酒师,还原崇明特色产品——崇明老白酒最原始的制作方法,这也成了最受网友欢迎的视频作品。
在王宏球的作品中,有一个视频让人印象深刻。清晨的树林里,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一位长者来到田地里,慢慢地挖土、翻泥,随后将金瓜苗种下。为什么会想到拍这个呢?在王宏球看来,崇明的特色美食不仅仅在于味觉的与众不同,它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同样值得回味。因此,王宏球将最本真的田园生活、食物生长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呈现给大家。“我的目标是像李子柒一样,将崇明的特色美食或者产品拍成记录片,将家乡的美食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范立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