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都会反射到孩子身上,身为父母,不仅不以身作则,还一味纵容孩子的错误,只会让他们在熊孩子的道路上越战越勇,最终变成孤立无援的存在。
父母常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但家长是成人,也不懂事吗?请别让孩子为你的不懂事买单。
孩子犯错后,父母的处理方式藏着他的未来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修正错误的过程,而父母如何教育,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那么,孩子犯错后,怎样才能有效规范孩子的言行呢?父母不妨试试这么做。
1、家长不守规矩,终将由孩子来买单
有句话说得好:不守规矩的人,终会自食其果。而家长不守规矩,不仅害自己,更可能会废了孩子。
我有个表姐,从小家境不好,她妈妈为了减少家里开支,带她去小卖部时,总会顺点东西回家。
后来,表姐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在学校经常顺同学的铅笔。
等上了大学,她愈发大胆,从洗发水,包包到鞋子,几乎偷了个遍。终于东窗事发,她从此被贴上“小偷”的标签,被迫退学了。
贪点小便宜看似不是什么大事,却隐藏着一个人的品格。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按规矩办事,终有一天,孩子将受到犯规带来的惩罚!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2、帮孩子建立同理心
孩子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不能判断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网上有个视频:
吃饭时,熊孩子将东西扔进火锅,滚烫的油汁溅到旁人身上。于是,妈妈用筷子蘸了一下热汤,也烫了下孩子,孩子被烫得哇哇大叫。
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当孩子犯错时,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除了“我”以外,还有他人需要我的关心。
同理心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父母需要不断刺激孩子去了解与关怀他们身边的人和事,才能让他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3、及时教育,奖惩结合
听过一个故事。
儿子恶作剧,将邻居的新自行车弄到完全报废。邻居因此找上门。
面对儿子犯的错,妈妈没有当着邻居的面训斥儿子,而是让他道歉,然后实施了如下惩罚:
(1)用他的零花钱支付修车损失;
(2)禁足两周,期间他必须每天完成五件家务,做不好,重做;做得特别好,提前结束“惩罚”。
妈妈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以后再做类似事情前三思,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对犯错的孩子,尤其如此。
有修养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懂得如何将“惩罚”与“后果”联系起来实施惩罚手段,让孩子认识修正错误的同时,理解自己应负的责任。
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教养里。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都不及孩子有教养。世界正在悄悄奖励有教养的孩子,这不是推测,是结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聪明的父母会懂得:给孩子好的教养,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王尔德说:“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愿每个孩子生而有教,长成最美好的样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h60HMBd8y1i3sJLt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