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花”一现的公知们

2020-05-04   蛙眼看天下

“公知”是指那些在网络时代拥有大量的粉丝,每说出一句话都会得到粉丝们广泛支持和网络传播的网络红人。

和公知相对的是像我们这样的数量众多的草根们。

打个比方,我们草根就像那野外自生自长到处蔓延的荒草野草,一般都是没人欣赏,没人搭理的主儿。我们从来都没有过万人瞩目的机会,不过好在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给点雨露就能一长一大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公知们就像是被精心培养后再被精心养在花坛里的那些名贵的花儿,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被人欣赏的,引人注目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但“坛花”已经离开了真正的大地,花坛的地下一般都是水泥硬化了的,跟大地是不联通的。“坛花”只能生长在园丁们的精心呵护之下,施肥浇水一点都马虎不得,否则就很容易枯萎。

矫情是“坛花”们的一个通病,矫揉造作使得每一朵“坛花”都看着是那么的假,那么的不合常理。

但“坛花”们还是很有能量的,他们总能在江湖上兴风作浪一阵子,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两天。

为什么想写公知

我对公知后知后觉,在很晚的时候,在公知们都快一齐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这么一群人物。而且在很长时间也搞不清公知是个什么概念,那时对砖家叫兽倒是印象挺深刻的。作为当然的草根,我当然知道像公知这样的货色都是自己这个阶级的当然的敌人,不过那时手里有两块砖也是直接就奔着砖家叫兽的头上招呼,对于公知则完全无感。

后来懵懵懂懂也知道公知了,但还是对公知提不起来起码的兴趣来。在小伙伴们谈论公知谈论的津津有味时,我总是一脸的懵逼,搞不清小伙伴们为什么要对公知的一言一行那么的感兴趣,那意思就像公知们放个屁大家都要赶紧攥在手心里,然后马上分成两派,一派热情洋溢地声称公知放的这个屁是香的,而另一派就慷慨激昂的反驳公知放的这个屁是臭的。

终于,《方方日记》出来了。中国的公知这已经是要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的节奏了。

终于,我也想写写公知了,在他们最后怒放的这一刻,我想和你探讨一下中国的公知们为什么妖媚如花,又为什么总是昙花一现;为什么在每一个公知的骨子里,都隐藏着一个妖异的灵魂。

和公知们不熟

由于和公知们真的不熟,中国的公知到底分为几门几派,有多少武功路数,其实我是并不清楚的,所以我也就只能泛泛而谈了,这个真不好意思了。咱们的公知也许很多吧,可惜我有印象的并没有几个,那就谈一谈袁老师、梁大师、方肘子、二次方这四位吧——我把他们称为中国公知界的“四大寇”

袁老师的历史课

在我的印象里,最早的一个公知应该是那个如今已经被封杀的袁某某。袁某某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不去给学生们好好地上课,却发现原来网络才是他人生发展的最好空间,于是凭着他对历史的深刻不理解,和对历史的肆意打大歪曲就吸引了一大批的死忠粉。死忠粉们认定了他们的袁老师才是中国历史的缔造者,是给他们揭露历史真相的大学问家,或者是敢于替他们发声的大英雄,大豪杰,于是袁老师就有了在网上呼风唤雨的特殊本领,任你法网恢恢,我自巧舌如簧,有人听我,那就天大地大我最大,遨游如飞鸟,犀利如闪电,网络江湖,处处去得。

这位年纪轻轻的袁老师很有当年袁世凯的绝世风采,一旦大总统了,人也就开始飘了,马上就幻想着皇帝我也做的,三宫六院就都不在话下了。

现在来看,这位袁老师应该是上辈有被专政过的某个阶级的后代余孽,不然你就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多阳光雨露充满着那么刻骨的仇恨。如果只是为了博眼球,那他的一些做法可就太愚蠢太难以理解的。

终于,不知江湖深浅,还没断奶就要质疑人们该不该吃米饭的的“袁大侠”毫无悬念的栽了。现在我写这个时,连打他的名字都打不出来了。

梁大师的一张油嘴

要说文化江湖最巧舌如簧的,还得说是咱们的梁大师。

梁大师你一看就是一个修行了三千年的老狐狸,他那一张嘴,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能给你掰扯掰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这个空气。

其实中国历史上还真不缺梁大师这样的人物。

武侠小说里的“江湖百晓生”大概就是这么一副样子,每一件武器是什么来历,什么构造,如何攻,如何防,他都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的,当然,这件武器他可不一定会用。

刚开始我也对梁大师的无所不通深感惊讶,听说他从小就能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博览群书,学富五车,那么后来梁大师这么牛叉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后来我发现他每一期的话题都非常的跟随网上的热议,就是说,凡是你所关心的,就是梁大师所要给你白活的。然后又发现梁大师所说的几乎都是网友们自己的观点,梁大师所说的不过是在你的观点基础之上精心加工后又讲给你听罢了。

猜想一下梁大师的套路大致是这样子的:先要有一个小团队,然后有的人专门去网上搜集热门话题,然后有人再专门负责加工这个热门话题,然后再交给梁大师,最后才由梁大师羽扇纶巾,深刻地给你娓娓道来他的真知灼见,把你唬的一愣一愣的。

其实我觉得梁大师人在江湖,如此造作也不算太过分,毕竟梁大师也是人,也要吃饭,想着法儿挣点银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但无法理解的是梁大师为什么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非要显摆自己的“真知灼见”,非要把黑的说成白的,才算显得自己裁剪的功夫了得。梁大师这样做真的很不聪明,我不相信梁大师真的有什么深刻的思想见解,他也就一江湖术士而已。可他非要领导什么思想领域的新潮流,非要把跟他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岳飞和秦桧换换位置才觉得开心,那可就真搞不懂这位大师如此嘚瑟是几个意思了。

打假的英雄,转基因的推手

应该是前年吧,因小崔同学转战头条,跟方肘子开始了一场网上论战,很是带火了头条的流量。那几天小崔同学的粉丝眼看着往上涨,蹭蹭的,几天就几百万粉丝了。

我对小崔同学是向来推崇的,他的《实话实说》那是真的不错,然后又揭露了某明星的阴阳合同,又为了转基因和方肘子斗来斗去的,听说还为了这事专门跑到美国去求证了。小崔的精神和功劳那是没的说的,这个有目共睹,和方肘子的那一点打假功绩尤其是后来卖国求荣的大倒退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我很快发现小崔同学也有自己的弱点的。在我看来,他的网络战斗力真的和他在主持节目时的口若悬河判若两人。一般他对方肘子的攻防都还只停留在街头骂架比着吐脏字的水平上,这让我看了十分的失望,自己在主动助拳了一段时间后,就很感没趣,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说到这儿,你可别误会,我可没说小崔是公知。不说小崔了,咱说方肘子。

和前面的两位公知相比,方肘子是一位理工科型的公知。他以打假而出名,然后不知怎么就开始拼命的在我国推广转基因,为美国的孟山都卖命卖的连他妈都认不出来了。

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我是十分的想不明白,即便是有利益的驱使,可也得分干什么不是?像转基因这样一种真的有可能导致一个民族兴旺或者衰落的东西,一般人是绝不肯轻易接受的,你方肘子以为你是谁?难道还真的把自己当神了?如果还相信大多数人是有理智的,而你却非要逆势而行,那么是不是就显得有点太不识时务了呢?

当然,方肘子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算计的。那时他也许早就接受了孟山都的“谍报”任务,恐怕钱都已经到手了,至于在自己的祖坟周围能不能种出转基因来,方肘子也许就“尽人事以听天命”了。

总之,方肘子的人生已经转基因了,咱们是不太懂得的,就不多猜想了。

二次方的开挂夕阳红

我已经在微头条里说了好几次《方方日记》了,再说这个已经有点说不下去的意思,就这么一个全老的徐娘,过时的文人,如果真的打算在临死前开一次挂,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嘛,谁让你对这个是没设门槛的呢?

不过还是在每一次提到这位女作家时,都会生出一阵说不出的厌恶出来。我是没那个权力,我要有什么生杀大权在握,我就跟她啥都不废话,先专政了再说。

如今全体国民都被这么一个货搞得没滋没味的,大家天天都在跟她讲道德,论人品,对于一个已经告诉你她根本就不知道德人品是何物的老不要那啥的,咱这么跟她斯文,那不是鸡同鸭讲,驴唇不对马嘴吗?

我就奇怪了,怎么只要谁能利用什么机会说上几句什么数祖忘典的话,写上几句崇洋媚外的文,就能名利双收,咱们还气的火冒三丈,还就是拿她没什么办法呢?!

这样的人能只靠天收吗?天要忙着刮风下雨,忘了收呢?

这个最后跳出来的公知还没有像前面三个那样,得到咱们这个社会真正的狙击,她还在像一只胀满了氢气的气球一样,在我们的面前摇来晃去的飘着,嘲笑着我门的无能。事实上,我们只对她吐口水是打击不了她的,你越气大,她越飘的厉害,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也就是一根小小的细细的针而已!

“坛花”一现的公知们

最后,希望我们这个国家再不要出那么多的公知了。即便有,也要让他们像种在花坛里的鲜花一样,不要是罂粟,不要太招摇,也不要太妖娆。而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草根都要更加的自信,更加的自爱,更加的不把那些开在花坛里的花儿当回事儿。

只要我们是芳草,是天涯,是真正的叶绿素,那么公知们也就没什么可以显摆的了——他们美丽他们的,我们愿意了,就看他们两眼,只要别让他们觉得他们就是比我们高贵,可以任意支配我们的喜怒哀乐,也就是了。

我们愿意了,还可以美丽我们自己的。

当我们都自由自在地生长在野外,吹拂着春风,沐浴着秋雨,看月亮,看星星,夏傲骄阳冬披雪,“坛花”该羡慕的反而是我们,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