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一大早在门口等着,妈妈打工回来看见这一画面,泪目了

2019-11-16   爸妈有方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国不少地区还有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或许只是说说心里话,热乎地吃一顿饭。有的孩子会怨恨父母为了赚钱丢下他们,也有的孩子体谅和理解父母,每当父母回来就很高兴,格外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图片上这两个孩子也是留守在家中,父母都外出去打工了,从小由老人带大,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父母。早在前几天,妈妈打电话给孩子的奶奶,说最近会回家一趟。但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到家,最近这几天,两个孩子都一大早站在门口等着,失落了几天之后,今天他们终于等到了。

妈妈打工回来正是看见这一画面,虽然寒风萧瑟,两个孩子依旧不畏寒风,蹲在门前默默等待。突然像有感应似的,俩孩子转头便看见了不远处的妈妈,顿时站起身,一个健步冲上去迎接妈妈。

妈妈也是又激动又感动,连行李都不顾了就奔向孩子,紧紧抱住两个孩子,脸上既有笑又有泪,可见母子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对此,有网友评论道:“母子团聚的这一幕太感人了!”也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就是这样啊,要不是为了养家,谁愿意离开孩子呢?每天想孩子想得不得了。”

​有人说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但现实中,不少父母因生活所迫,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伴长大。而缺少父母爱孩子,很可能会导致性格缺陷、亲子感情冷漠、叛逆不爱学习等等情况。


那些不能经常陪伴孩子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父母做不到每天陪伴孩子,至少要每周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这样才不会与孩子的感情变冷淡。同时,父母也要从孩子的爷爷奶奶以及老师那里掌握孩子的情况,但不要把这些跟孩子说,不要因此去质问孩子。

父母在与孩子聊天的时候,不要总是问重复的问题,如“吃饭没有?”“写作业没有?”“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就像在查岗一样,孩子自然不会喜欢,反而越来越反感跟父母谈话。父母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要做一个倾听者,慢慢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近况,从中多找一些有趣的话题和孩子聊。只有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给出有益的指导。

就算不能每天陪伴孩子,父母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例如全家一起吃饭、陪孩子做游戏、带孩子去旅行等等,父母做好这些事能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拉近亲子关系。

父母怎样陪伴孩子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