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朱丹在婚姻中,散发着浓烈的害怕
最近,一直有人写朱丹在婚姻里被周一围吃得死死的,过于卑微。
假如你去仔细观察朱丹的一举一动,抽丝剥茧之后,便会发现一个规律:在所有的表象背后,朱丹散发出来的只有一种核心情绪:害怕。
怕什么?
- 怕周一围会对自己不满意,
- 怕自己做得不够好,
- 怕这段关系会结束。
比如说:
在《做家务的男人》中,朱丹讲夫妻俩吵架,周一围从不哄她,都是晾着她,两个小时以后过来说一句:“我现在是给你台阶,如果你不走下来的话,待会这个台阶就没了。”
周一围的“台阶论”,让朱丹一辈子不敢跟他吵架。
听完朱丹的话,李诞和傅首尔立刻露出惊诧的表情,反问说:“他凭什么要你下去,你就不下去了,他能怎么着?”傅首尔更直接:“换成是我的话,我会被激怒,我不下来,我希望你上来!”
为什么朱丹会吃这一套?
其实,不是她吃这一套,而是她真的怕。
怕对方会转身离开,自己真的再也没有台阶可下,更怕是因为自己错过了机会,导致两个人渐行渐远,那样她会恨自己一辈子。
只要这份怕在,她就不可能像李诞,或者傅首尔那样,会被激怒,会敢于质问对方凭什么。
这是她的第一层怕:怕,如果自己不赶紧抓住,怕对方不会再等待自己。
节目中,朱丹自报孕期自己很饿的时候,周一围第一次给自己煮了一碗馄饨,让朱丹非常感动,还偷偷跑到厨房偷拍下他的背影,结果被李诞评价为:卑微。
朱丹急着反驳:“对很多孕妈,老公哪有照顾一说,能不能着家都难说。”这番话再次遭到了李诞的“调侃式嘲讽”:“咱也是这么多年的知名主持人了,能不能跟好人家比比,为什么非要跟那些不好的人家比呢?”
对此,朱丹回应:“你要眼睁睁地把我的幸福打碎吗?”结果李诞回了俩字:幻觉。
这是她的第二层怕:她怕自己要求太高,通过降低比较标准,来自我安慰。因为她知道如果要求高,而现实又达不到,结果可能是现在有的也失去了。
朱丹最后那句话细细想来,或许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因为如果她自己晒幸福,反而给周一围惹来这么多麻烦,回到家之后,周一围会怎么对她?
会包容她、支持她,告诉她:没关系,别理他们,还是会责怪她不该这样做,让自己跟着被连累,让她感觉自己又错了?
我不知道周一围私底下的时候,会不会对她有包容和支持。但每一次看她一个人拼命解释,甚至一条条怒怼网友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焦头烂额之感。她其实并不单单是在为周一围说好话,更重要的是她在帮自己收拾晒幸福之后的烂摊子。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解释,扭转口碑局面,让自己在周一围心中不要继续累积负分。
如果她每一次晒幸福, 都让周一围被黑,口碑更差,只会让周一围更加责怪她,远离她,当然也会让她觉得自己的幸福在被眼睁睁地打碎。
02
朱丹在婚姻中的姿态:
自动跪下来,把对方给捧上了天
对朱丹而言,这样的婚姻就像是:
你在大街上走着走着,突然捡了个宝贝,一方面你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不属于自己,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不能白白放手。所以自己费尽心思去维护,结果自己越来越累。
周一围于朱丹而言,就像那个被男神屈尊降贵的邻家女孩,剧情刚开始,朱丹就自动跪在了地上,把对方给捧上了天。
朱丹怀孕的时候,他给自己煮一碗馄饨能让她受宠若惊到这个程度,本身就已经照出了她内心的潜台词:
这个人本来不应该成为我老公,我是配不上他的,所以我没有资格要求更多,而且我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维护这段关系,不然他就会离开我。
虽然在这段婚姻中,她在妻子的位置上,但是她不敢撒娇,不敢放肆,不敢无理取闹,不敢提要求,反而要时刻小心谨慎地收敛自己,以维护这段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一个人的自尊在起作用,英文单词叫做:self-esteem,即,一个人把自己看做什么。
她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我和你是不平等的,就会自动跪在对方面前。
哪怕我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名主持人,但是骨子里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依然是原来那个农村出来的穷黑丫头。
其实,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着同样的事。
我努力打拼,取得高的社会成就和地位,赚更多钱,希望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尊,但那些成就和荣誉就像身上的华丽衣服,从未真正变成她这个人本身,内心的自己依然是个丑小鸭。
这是其实是最要命的。
03
自尊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吉林大学教授丁建略博士有个关于自尊的演讲,就谈到自尊对一个人的影响。想看视频,可以搜索:丁建略:来自四维的自尊引领。
他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45岁的先生,给自己的太太发了个短信:晚上咱俩一起去看电影啊,然后太太回复说:好的。
另外一个21岁的男生,给自己追求阶段的女神发了条短信:晚上咱俩一起去看电影啊,然后女生回答说:好的。
结果21岁的小男生兴奋的围着操场跑了三圈,大喊:啊啊啊,她终于同意跟我看电影了。而那个45岁的先生是不可能会做同样的事的。
差别在哪里?
差别在于,那个21岁的小男生的兴奋是,他发自内心的认为,她不属于我,所以他才会有兴奋。而那个45岁先生却发自内心的确认,这个女人本来就是我的。
朱丹对周一围的反应,其实都暗藏了这一点:她发自内心的相信他不属于我,所以我才要付出那么多那么多来留下他,因为如果我不这么努力的话,他就会离开我。
一个人只有要去留住一个自己内心无比渴望,同时又发自内心地认为,对方不属于我的时候,才会带着恐惧和害怕。
所以朱丹真正的问题,不周一围身上,而在于她能否直面自己的恐惧或害怕。
她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害怕,但是亲手给自己蒙上了眼睛,假装这些害怕是不存在的,甚至拉一帮观众来陪她一起演戏,希望借此验证自己的害怕是不存在的,但没想到却被无情地戳穿。
真正的幸福无需强拉观众,否则你内心的每一丝恐惧都会被嗅到,并且反弹回来。人,其实最骗不过的是自己。
那么,如何直面自己的害怕?
首先,要先知道,并且承认我是害怕的,我做这么多都是因为我怕失去,我很珍惜这段关系,承认和看见是第一步。
其次,当看到自己的害怕的时候,要学着去问自己,我害怕的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实是真的已经如此糟糕了,还是自己因为害怕,而过分放大了问题的糟糕程度。
这一点叫现实检验,最好的方式是去跟对方讨论自己的害怕,听听对方怎么说。当然,这一步会有很多人迷失,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该信任对方说的话,还是信自己内心的感觉。
当第二步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做第三步: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害怕?害怕的根源是什么?
当一个人过分害怕失去一段关系时,常常是自己过分倚重这段关系,来支撑自己,难免会常常需要去检验下,是否牢靠,能否撑得住自己,会不会有风险等等。
越是这样,越需要去分散风险,给自己找其他的支撑点,分担自己对这段关系过分的期待,和过高的压力。
哪怕万一这段关系,真的出现了问题,自己也不至于人生崩盘,无力面对。
当自己有了多个支撑点之后,回过头再来审视这段关系,才有了真正的选择权,我可以继续选择保留,也可以选择提要求,也可以拥有淘汰权,而不是把自己绑死在这里。
永远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困在一个小局里,越陷越深,那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