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书中人物,赢现金大奖#
三国人物角色之中,有心存天下的群雄争霸,有英勇无畏的将领,自然还有足智多谋的谋士。孙权和刘备相比于曹操来说,旗下的军事虽是顶尖级的,但是远不如曹操的多。刘备虽有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统,孙权有能说善辩的鲁肃,但是曹操有“才识过人”的郭嘉,“王佐之才”的荀彧,“毒士”贾诩等有名的五大谋士,对此还有三国最后的胜者:司马懿,再加上曹操精通兵法、雄才大略,三国魏朝可以说是最强的军师联盟了,郭嘉更是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称号。
东汉末年,刘备孙权等人只不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和他们眼中的“奸贼”曹操,割据天下,最终分三国。尤其是刘备说自己是汉朝后裔,结盟讨伐,拉拢人心,虽说也是忠义之人,难免让人看透小心思。再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之前,除了“扶不起”的袁绍,他应该是东汉末年土地上第二大军队力量了,死后墓碑上刻“汉故征西大将军曹候”,也曾是他最初的梦想,所以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弃绍投曹,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在曹操最初的谋士中,荀彧的才能可以说是仅次于郭嘉,一直以来就是曹操的后方支柱,荀彧很少和曹操出门打仗,一直在后方处理军国事务,可以说是曹操的“贤内助”。
但是荀彧还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汉朝忠臣,196年,汉献帝死里逃生去了洛阳,号召天下诸侯迎驾,殊不知无人愿意,接受这位名存实亡的汉朝皇帝,曹营军中也是一样,只有荀彧一人站出来,劝曹操“迎奉天子”,不成想造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让曹操成就一方霸业,在之后的一步步中一步步接近。
汉献帝最后还是保住了,虽无权无势,但只要汉朝还在,这位心系东汉朝安危的臣子就可以为汉朝做一些事情。
只不过随着曹操的力量不断扩大,野心勃勃,最后完全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废除汉献帝,建立新的王朝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他在铜雀台摆宴会,让将者比武,文人比赋,实际上就是看谁对他忠心不二。宴会上和曹操出生入死的将领都来了,只有一些忠于汉朝的文官没有来,能来的文官,也只不过是来拍曹操的马屁,劝进建立新朝。但作为曹操的心腹,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在这个场合上没有出现,无疑让曹操心寒。荀彧又在曹操称“魏公”的时候进言,不支持他称魏公,要匡扶汉室之类的的话,不成想,这次进言让这两位情深义重的主仆二人彻底的离心。随后就是曹操让很少出征的荀彧,随从出征,荀彧知道这次出征,凶多吉少,故意抱病不去。
后来,曹操给了他空了的食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之后,这位忠于汉朝的臣子服毒自杀了。
但相比于那些和曹操势不两立的汉朝忠臣,荀彧的忠心,有点让人摸索不透,也容易被误解,最后的死,也许是他为汉朝已经无法挽回的结局,而画了一个自我的句号吧!
#聊书中人物,赢现金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