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信康仁《BOUQUET #5980》,装置艺术,2014年
尽管艺术家对太空的畅想由来已久,艺术却鲜少进入太空。当这成为可能时,艺术家会为太空创作何种作品?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就带你一览“太空博物馆”中的艺术。
艺术创作的新前沿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浩瀚宇宙犹如一片艺术“蓝海”,吸引着先锋艺术家的注意。日本花艺大师东信康仁(Makoto Azuma)就热衷于捕捉花卉在太空中的“昙花一现”。
东信康仁《EXOBIOTANICA 2-Botanical space flight》,装置艺术,2017年
东信康仁《EXOBIOTANICA-Botanical Space Flight》,装置艺术,2014年
2014年和2017年,东信康仁两度把花球送上三万米高空,以地球为背景探索灵动之美。当携带花卉的氦气球炸裂后,艺术品的“花容失色”、花瓣的七零八落,都散发着浓郁的“物哀”之美。
东信康仁《EXOBIOTANICA 2-Botanical space flight》,装置艺术,2017年
东信康仁《BONSAI #5845》,装置艺术,2014年
与东信康仁的“快闪表演”不同,美国艺术家塔瓦雷斯·斯特拉坎(Tavares Strachan)于2018年策划了一次长达七年的“轨道漂浮秀”。
塔瓦雷斯·斯特拉坎《以诺》,雕塑,2018年 Photo: Courtesy of LACMA
艺术家与洛杉矶县立美术馆(LACMA)合作打造了一座24K金半身像《以诺》(Enoch),以缅怀在训练中牺牲的首位美国非裔宇航员罗伯特·亨利·劳伦斯(Robert Henry Lawrence Jr.)。该雕塑拥有类似于古埃及棺木的基座,以保护象征劳伦斯肉体的金像在太空中延续其梦想。
罗伯特·亨利·劳伦斯
塔瓦雷斯·斯特拉坎《以诺》,模拟图,2018年 Photo: Courtesy of LACMA
Eyal Gever《笑星》,雕塑,2017年
与以上作品不同,3D打印雕塑《笑星》(Laugh-star)是首件在太空中创作的艺术品。该雕塑为视觉化的人类笑声,出自以色列数字艺术家Eyal Gever之手,在无声宇宙中传递着人类的乐观精神。
Eyal Gever《笑星》,雕塑,2017年
在软件中生成的《笑星》,3D模型,2017年
为打造该“笑星”,Gever及其团队开发了一款能将声波转化为3D模型的软件,并从十万名用户的“笑星”中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最终交由美国公司Made In Space在空间站里打印出来。Gever表示,“笑星”是当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人们生命之美的脆弱。
在软件中生成的《笑星》,3D模型,2017年
坎坷的太空之旅
追溯过去,艺术的太空之旅始于“偷渡”。这块集合了六位大师作品的陶瓷芯片《月球博物馆》(Moon Museum)就于1969年搭上登月任务“阿波罗12号”的便车,飞往月球表面。据说,它被NASA的某位工程师塞入了登月舱“无畏号”腿上的箔纸内。若该说法属实,该作便是月球上的首件艺术品。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大卫·诺洛斯(David Novros)、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福里斯特·迈尔斯(Forrest Myers)《月球博物馆》(从左上角沿顺时针排序),1969年
由六位大师创作的《月球博物馆》(复刻品)Photo: Jade Dellinger
这件有据可依的月球艺术品——《陨落的宇航员》(Fallen Astronaut)雕塑,同样以此方法登月。该作品由艺术家Paul Van Hoeydonck创作,旨在纪念14位在太空探索中牺牲的美国及苏联宇航员。
手持雕塑的Paul Van Hoeydonck
1971年,该雕塑被阿波罗15号宇航员David Scott秘密带上月球,与纪念铭牌一起放置在月球表面。尽管此事在后来触发了诸多利益纠葛与丑闻,这场浩瀚宇宙中的无声葬礼,是人类宇宙旅程中最温情的刹那之一。
Paul Van Hoeydonck《陨落的宇航员及纪念铭牌》,1971年
特雷弗·帕格林《轨道反射器》,模拟图,2018年
至今,艺术进入太空仍饱受争议。2018年,美国艺术家、地理学家特雷弗·帕格林(Trevor Paglen)的太空雕塑《轨道反射器》(Orbital Reflector)就遭到了不少反对,原因是这块足球场大小的“反光镜”会阻挡天文学家的观测视线。尽管帕格林表示该作品将于三个月后返回地面,不影响天文观测,但公众依然不依不饶。
特雷弗·帕格林《轨道反射器》,模拟图,2018年
后来,他在文章《让我们对轨道反射器生气》中写道:“我希望人们对太空的合法使用权提问,思考谁有权力、以何目的往太空发射任何物体。我想问:为何所有人都能接受埃隆·马斯克(Elon Mask)往小行星带发送特斯拉广告。所以,让我们对轨道反射器生气……对太空的私有化与军事化生气。”
特雷弗·帕格林
特雷弗·帕格林早期设计的《轨道反射器》原型,混合媒介,2013年
尽管该雕塑仅停留了18天便因美国政府的大停摆而失联,它却惊醒了梦中之人:看似高尚的太空探索,实则延续了地球的政治博弈与商业争夺。否则为何人们对六千多颗卫星乃至军队熟视无睹,却对不带任何军事、商业或科学色彩的“人畜无害”的艺术如此苛责?为何以“引发思考”为目的送艺术入太空,会遭到公然反对?这些问题都亟待回答。
一张时尚摄影价值182万美元,他拍摄的女性能咬断你的胳膊!
《花花公子》停刊:我玩的不是色情,是艺术!
原生家庭令你苦恼吗?
编辑、文方淑君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