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皇族内部都会封王、封国,如汉高祖刘邦就将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全部封为王。而一旦王国的势力增长时就会发生叛乱夺权,汉朝有七王之乱,晋朝有八王之乱,唐宋也时常有皇族封王作乱,到了明代朱棣作为封王更是直接造反成功,自己做了皇帝。但是,大清近300年江山,产生了无数的亲王、郡王,但是为何没有一人敢造反?
其实历朝历代皇族的封王们之所以能够造反,是因为他们有实际的封地,有强大的财权,还有自己的军队。最为主要的是是能够永远世袭,这样久而久之这个封国其实就是国中之国了,有了几代的积累,就可以拥有对抗朝廷,中央的权力。就比如说明朝,最开始朱棣造反,后世还有宁王造反都是这个原因。到了清朝,清政府吸取了历史教训,在约束皇族封王上做了很多安排。
第一,取消世袭。
清朝的封王,大多数是不能世袭罔替的,只有少数功勋卓著的皇子皇孙亲王被授予永远世袭罔替的特权。这个一般严格限制数量。在康熙时期,有亲王战功卓著被授予世袭罔替。但是,大多数亲王,郡王每传一代,爵位降一级,一般传上三五代,基本上就是平头老百姓了,因此无法建立能够对抗中央的权威。因此大多数皇子都争相立功,要建立功勋,否则子孙就没有的保障。也就是清朝破除了封王无限制的世袭的情况。
第二,全部控制起来。
清朝对亲王、郡王控制十分严格,规定所有的亲王,郡王等都必须居住在北京,不能随意出去,凡是离开北京60里外范围,都必须报宗人府,否则就要治罪。这就跟现在的监视居住一样,王爷们虽然可以有自己的护卫,但是你不能随便走,全部被放在皇帝的眼皮子地下,那你还能造什么反?
第三,严禁结交大臣。
清朝对皇室的管理都由宗人府来管理,而且针对历朝历代王爷和大臣勾结容易造成混乱的教训,清朝皇室严禁皇子跟大臣来往,也不能收受贿赂,特别是结党营私。因为亲王们都在北京,因此比较好监控。有一个案例,在嘉庆时代,山西一位巡抚,给当时的六阿哥送了几条鱼,六阿哥不敢收,上报了皇帝,这位巡抚还被训斥,可见皇子们被管的多严格。
换一个视角纵观古今!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历史我们是认真的!!!更多精彩请关注[农夫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