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9月24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环境局襄州分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供电公司、肖湾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肖湾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散乱污”企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张文东塑料加工厂、李军塑料加工厂、陶应红塑料加工厂、柳凡金属回收四家“散乱污”企业,无环保手续和污染防治设施,院内脏乱差,经过多次整改仍未达到相关标准。
部门联合执法现场对企业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并要求企业自行断电,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塑料是最新的趋势,公众都在倡导禁止使用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将其作为遏制塑料废物增长和扭转塑料废物趋势的可行解决方案。虽然用意良好,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的掩护,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样,禁止塑料制品也不会让我们更接近循环经济。这样的禁令可能会产生新的负面影响,从而加剧问题。
丹麦环境保护局完成的2018年食品杂货袋生命周期评估计算:一个人需要使用纸袋43次,其环境影响才小于使用塑料食品袋一次的环境影响。
在我们扔掉一个纸袋之前,
有多少人使用了43次?
对于最近流行的塑料替代品——棉袋,英国环保署的一项研究表明,棉袋必须使用131次,其对环境的影响才会小于使用一次塑料杂货袋的影响。棉花是耐用的,所以我们很可能会用那个棉袋131次。因此,棉花可能是比纸张和塑料更好的替代品,但前提是我们都必须承诺在更换棉袋之前至少使用131次。
这些例子表明,
在评估特定材料的可持续性时,
有许多重要因素需要考虑。
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纸和塑料的比较中,纸吸管和纸杯都是从树开始的,并把这些树变成一次性的纸吸管或纸杯。一个产品在最初使用完成后最终会在哪里结束,以及之后我们如何管理它,无论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只是可持续性讨论的一部分。为了推动循环经济,我们必须全面处理废物管理问题,确保我们的努力成果与我们的意图相符。
解决之道不是对迅速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相反,解决办法是我们需要从线性经济思维(采取、制造、处置)转变为循环经济思维。循环经济模型的核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产品设计,当一种塑料产品达到使用年限,准备丢弃时,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再加工成另一种有价值的产品,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然后,塑料将被回收,再利用或升级为新的、有价值的材料,而不是被送到垃圾填埋场。
北美人每年丢弃的3000万吨塑料代表着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重复利用来代替原生料,生产各种新材料和产品。McKinsey & Company20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强调:到2050年,60%的塑料生产可能来自塑料再利用和回收。这将导致原生料生产的停滞,该部门的所有增长都来自更循环和可持续的塑料生产。
实现这一目标,制造商和政府需要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目前再生企业已经采用了循环经济的理念,他们都在努力挖掘这些再生塑料原材料的内在价值。我们已经拥有相关的技术了。但对于社会来说,我们还需要更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公司和倡议。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