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张先生今年39岁,则则查出了糖尿病,年纪轻轻就得上了终生都需要治疗的病,他很是沮丧又焦虑,他想知道糖尿病能治疗到什么程度?对寿命的影响有多大?还有希望看到自己七八十岁的样子吗?
【医生解析】
前几天去一位同事家串门,在他的博古架上看到一个喝水的茶杯,这种杯子现在只能在一些电视剧中才能看到,白色搪瓷的杯身上还印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红字。同事说这是想当年爷爷受表彰时得到的奖品,被当作传家宝传到了他手中。杯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保护的很好,看起来和新的没什么两样。
细细想来,这个杯子之所以经历了五十多年仍然和新的一样,关键在于几辈人把它当作传家宝对待,现在在不少老年人家中仍然可以看到还在使用的五六十年代的脸盆、牙缸、镜子、梳子等等,与他们在使用中很小心又注意保养密切相关。其实,糖尿病也是一样,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取决于面对它的态度和做法,有糖尿病的人中长寿者并不少见。
因为高起来的血糖并不会致命,但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就像铁生锈一样,血管内皮在长期高血糖的侵蚀下受到损伤发生破损,血流中大量的脂肪就会从破损处进入并沉积在血管内皮下,时间长了这些沉积脂肪会引起炎性反应发生变性,在血管内皮下形成像粥一样的脂质物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全身的组织器官必须要通过血液完成氧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就像没有粮草的保证不可能打胜仗一样,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管壁变厚、弹性下降,对血流产生阻碍,氧及营养物质的运送不足,类似人体营养不良会免疫力低下易生病一样,全身各组织器官也会“生病”,便发生了经常说到的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所以,糖尿病最终的结局是组织器官病变的发生,这种病变从血管的损伤起始,所以控制好血糖是从源头上阻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证。现代医学在血糖控制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措施,有糖尿病的人完全可以把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降到最低甚至完全阻止。因此,有句话说:血管的寿命其实就是你的寿命,保护好血管是能长寿的保证。
此外,上面已经说到了血管损伤到并发症发生的过程,呈现一定的渐进性,临床实践证实:未经治疗的糖尿病大约3-5年后即会有并发症发生,而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十几、二十年甚至几十年都可以没有并发症发生,即便发生程度也会较轻且进展缓慢,完全可以同没有糖尿病的人一样生活,甚至因为注重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养生保健方面会有更多的获益。
综上所述,年纪轻轻有了糖尿病不必悲观,正确面对积极治疗完全可以与其他人一样享有应有的预期寿命。但让人担忧的是,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生人群越来越低龄化,糖尿病发生的早期甚至发展到一定阶段,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不少人对此满不在意,待到发生了不可逆的并发症再去治疗便为时已晚,给自己带来悔之晚矣的遗憾,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那么,有糖尿病的人应当如何做呢?
首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到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生活规律、戒烟限酒,这是控制好血糖的基础和保证。
其次,在明确血糖控制目标的同时,注意控制好可导致血管损害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比如:
- 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最为理想;至少应控制在7.0mmol/L以下
-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最为理想;至少应控制在10.0mmol/L以下
-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最为理想;至少应控制在7.5%以下
- 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最为理想;至少不能高于140/90mmHg
- 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最为理想;至少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
第三,定期对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进行检查,通过简单的心电图、颈动脉彩超、眼底检查等及时发现排除是否有早期病变发生,以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这些早期病变是可以得到完全逆转的。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