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订金?订年夜饭,千万别被“套路”了

2020-01-13     西湖之声


临近春节,年夜饭也进入预订高峰。网络平台上,很多商户已经在店铺名称里加入关键词“年夜饭预订”,在商户介绍中也开始推广年夜饭。然而,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年夜饭预订花样多,“套路”也不少,比如虚假宣传、只有套餐、定金不退,由此引发的消费投诉正在升温。



消费者预订年夜饭遇困扰


马上要到春节了,消费者陈先生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在北京一家中高端品牌中餐馆订好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定制年夜饭是陈先生一家人连续八年来春节的必选项目。


不过,陈先生说,虽然在餐厅吃年夜饭比较省心,但今年北京各大餐厅推出的“按人数套餐制”让他很不爽。另外,餐厅要求食客必须签订餐合同,看起来非常正规,实际却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



部分商家规定年夜饭必须是套餐


早在2014年11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但最近两年,年夜饭却兴起了“新套路”——国家不允许设置最低消费,就改成“套餐制”,例如只提供280元一位、380元一位、580元一位的套餐,或者干脆设置一桌数千元的套餐,不能单点。


记者随机在美食点评App上搜索,很多接受预定年夜饭的餐厅都要求消费者按人数购买定额套餐。比如,北京一家叫冶春的餐厅规定6个人必须购买2188元的套餐,12个人必须购买4188元的套餐,还要多加10%的服务费。


订金?定金?傻傻分不清楚


还有很多餐厅会在消费者预订年夜饭时收取一笔定金,且声明定金不退。但由于预订年夜饭大都要提前一段时间,消费者很可能会临时改变行程,如果不退定金,消费者就只能吃“哑巴亏”。因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与餐厅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


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预先约定或法律规定的,当一方违约时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量的金钱。定金与违约金的区别:前者为担保方式,后者为违约责任。


1.生效要件:定金是交付后才生效,也就是说,即使双方合同约定了定金,但是定金实际没有交付,则该定金条款不生效;而违约金是诺成生效的,只要双方签字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2.支付方式:定金是签订合同时或之前预先支付的,作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担保,具有双倍返还的惩罚性;违约金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方应支付的赔偿金,不事先支付。

3.定金在性质上是违约定金,具有预防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针对年夜饭,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


1、预订年夜饭或在外就餐,应选择卫生健康部门评定的卫生安全等级B级以上餐饮企业。


2、最好对餐饮场所实地考察,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细节,对菜品名称和实际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


3、在合同中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


4、保留购物凭证,确保维权有据。消费者一定要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费发票、定(订)金单据等凭证,这是发生消费纠纷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


来源:经济之声、新浪财经、中消协官网、检察日报正义网

值班编辑:x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PIgnG8BUQOea5OwWW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