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辞职前参加公司团建培训,可开始没多久同事接连去世

2020-02-22     每天读点故事


每天读点故事app作者:陆河

1

伴随着夸张的开场音乐,西装革履的讲师两步跨上了讲台,台下掌声热烈,所有人都在为接下来的三天无须工作而暗自庆幸,似乎只有范蠡对这次公司组织的团建拓展训练感到索然无味。

进入公司一年了,他还是无法融入同事当中,在来之前,他已经填好辞职报告递给人事,但是人事经理却告知他,这次团建的人员名单已经确定,不如参加过后,再决定是去是留。

范蠡犹豫再三,也只好点头答应。毕竟,他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单位,之所以选择离开,确实只是因为自己不能快速适应团队。

除此之外,工资待遇都还满意,领导同事对他也算客气。

范蠡一边想着,一边机械地鼓着掌,台上的讲师年纪不大,目测只有三十多岁。

“各位伙伴,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庞建松,是未来三天两夜陪同大家一起突破的朋友。”

男人示意掌声停止,随手抄起笔,在白板纸上潦草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着说:“我知道各位,有些人并不情愿来到这里,你们都不是职场小白,大大小小的培训接触了不少。”

“但是,各位请听我说,我带来的这个体系的课程,每个人一生只能上一次,我可以保证,未来的三天两夜,将会给你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大家知道,人最难了解的是……”

“自己。”台下的人应和道。

“是的,大家说的没错。当然,有朋友要说了,我不稀罕这次机会,只想离开这里。”

“有没有这样的,可以举起手来,现在就离开会场,门外有一辆大巴车,他可以载着你离开这里,我以人格保证,你的部门主管或者老板,绝不会对你有任何意见。”

“因为请我来的时候,我明确说过,我的课程需要全身心地自愿投入,而不是受到公司的威逼利诱勉强参加,这样是对我的课程不负责,也是对你们的不负责,现在我数三个数,如果有不想参加的朋友,请举手示意,3,2,1。”

讲师装模做样地巡视了一下台下,如他所料,并没有人举手。

“那么好,没有人举手,我视为所有人都会完全打开内心去参与去配合,去接纳去感受,有问题没有?”老师向台下问。

“没有。”众人有气无力地说。

“都没吃早饭么?大声回答我,有问题没有?”

“没有!”

“那么现在请上缴你的手机、笔记本和平板,如果还没有通知家人的,给你三分钟时间。三分钟以后,你们唯一能够联系的只有身边的队友和我,唯一能够影响你的,也只有我们。”

大家虽不情愿,但是在来之前,老板已经开了动员大会,把这项规定提前告知。

“休息15分钟,随后进入我们的课程。”

2

走出闷热的会场,范蠡只觉得浑身轻松,这是城市边缘的一所荒废的学校。

范蠡一直不太待见这类人,自己没见有多成功,反倒教授别人成功之道。

“上课时候激动,拓展时候感动,回到公司不动。”想到这句话,范蠡觉得可笑,但不得不说,每次培训他都是有所期待的,他很希望通过课程能够真正获益到一点儿什么,毕竟,时间也很宝贵,与其内心抗拒,不如去试着接受。

回到会议室,大家已经依次坐好,讲师低头盯着表,突然抬起头说:“大家都没有迟到,我很欣慰,说明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非常守时的人,但我还是想问问,谁是最后一个坐下的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落到了范蠡的身上,这是第一次全公司的人都盯着自己看,他顿时有些不自在,也来不及多想是否是自己最后落座,赶忙站起身,红着脸说:“应该是我吧。”

讲师点点头说:“如果老板交代一件事情,所有人都提前一天做好,而你是在最后一天做好,你觉得问题是什么?”

讲师显然也没真的想听他的回答,吩咐助教说:“拿走他的凳子,今天的课程,不允许你坐下,你觉得自己能承受了么?”

“可以的。”范蠡说。

“大家记住,永远不要做最后的那个人,美好的事情都会在前方发生……”

范蠡站在台下无奈地看着台上的讲师。

“接下来,我们要分成8个小队,每个小队要有自己的队长、队名、队呼,现在你们可以随意组合,每组10个人。”一连十几个鸡汤故事讲完,同事们好像真的被那些励志的桥段感染,台上话音刚落,大家立刻开始行动。

范蠡没有动,只是等着他们自由组合结束,哪一支队伍刚好少一个人,便加入哪个小队。

3

“好了,现在按照一列纵队,队长在前,队员在后,排成8个竖排报数。”

“1,2,3,4,5,6,7,8。”

“好,记住自己的数字,喊1的,都到第一排,2的到第二排,以此类推,这才是你们最终的队伍,建立团队,并不是要找你熟悉的人,那不叫团队,那叫立小山头,既然你们不懂,我就替你们选择。”

新的队伍很快重新建立起来,原本熟络的朋友被分开,换成的大多是不熟悉甚至讨厌的队友。

第一个团队游戏很快开始,是各大公司都玩烂了的信任背摔:游戏内容是一个队员站到高台上,蒙上双眼,双手交叉于胸前,背对其他队员。然后,下方队员用两两双手紧扣搭成一个网。

高台上的人准备好后,自己大声喊“1,2,3”然后倒下,队友必须稳定精准地接到队友,每个人轮过一次,每个人也都没有被摔在地上,便算作游戏成功。

各组第一位队员首先登场,助教们用黑色的布狠狠地勒住他们的双眼,讲师站在他们面前问:“告诉我,你们相信自己的队友么?”

“相信!”

“那么请准备……”

台下的组员们一边窃笑,一边却还是想要把手攥在一起,毕竟,一会儿自己也是要上去的,所以,没有人会真的因为个游戏而让同事受到伤害。

范蠡也同样,就算是平日里和大家都不太亲近,此刻换他上台,他也不会担心自己会直接摔在地上,都是成年人,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游戏规则。

可是,正当各组想要准备接住队员的时候,几位助教却率先拉成一个隔离带,禁止队员向前,讲师也在白板纸上写,所有人不许动。

“3,2,1,啊~”8声重重的闷响和此起彼伏的尖叫环绕整个会议室,范蠡眼看着台上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从讲台上毫无防备地摔在地上,后脑勺和地面狠狠地撞击,然后大声地惊叫。

他们一边喊着一边摘掉眼罩,忍着剧痛愤恨回头望着自己的队员,口里唾骂着那群置自己生命于不顾的同事们。

“你们几个选择相信队友,就不要去责怪他们,是你们自己相信的,我没有逼迫你们向后仰。”讲师摊了摊手,表情无辜,却又幸灾乐祸。

有人当即反驳:“可是你们的助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也在黑板上写不让我们动。”

讲师却不以为意地说:“助教挡着你们,你们可以冲撞,我写下指示,你们可以提醒,而你们,只是静静地看着,没有一个人为了台上的人选择奋起抵抗,这就是你们!下一位!”

整个会场里,再没有人主动请缨向前,刚刚摔倒的同事踉踉跄跄地回到队里,身边人的询问和抱歉他们都不理会,只是站在队伍的最后,冷冷地看着还没有上台的7人。

范蠡离得最近,他感受到刚刚来到他身后的同事,眼里泛着寒光,再没有刚才主动上台的神采奕奕。

4

第二个上台的人,才是勇士。打击过后,讲师的鼓励紧跟着就到了,他解释说,看见困难,迎难而上,在团队里是担当,在公司里必定也是骨干,老板一定最欣赏这样的人。

“你们很勇敢,但是,我还是要问,你们是否相信你们的团队?”

“相信!”8个人的回答都异常坚定,显然,刚才的事情发生过一次,就不会发生第二次,他们看似危险,反倒最安全,范蠡想。

“好,那么准备好……”

这次,助教们没有再拦着众人上前,而是从门外取来了8个充气气垫,不动声色地把气垫放在台上人即将着落的地面之上,从厚度上看,即便再高几米,他们也会毫发无损地落在上面,完全不用担心。

这一次,没有人拦着众人上前,但是大家看着台下厚厚的气垫,却心照不宣的没有上前。范蠡隐隐感到不妥,一向沉着冷静的他觉得这是培训师的又一个小伎俩。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3,2,1!”

“噗,啊!”8个人自由落体,砸进气垫,一时间,惨叫连连,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

刚刚落下的同事还有意识,勉强抬起头望向自己的胸前,不可置信地望着四下的同事,而后竟当场丧命,接着是响彻全场的歇斯底里的尖叫!辞职前参加公司团建培训,可开始没多久同事接连去世。

所有人都拼了命地向会场外跑去,可是大门此刻被紧紧地锁着,任凭他们如何冲撞都不动分毫。

范蠡被人群推得左右摇摆,他确信自己还很冷静,他拼命地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培训师的把戏,没有人真的会受伤,更没有人会死去。可随后的声音,却让他的头脑彻底陷入了混乱。

砰!砰!砰!大厅里重新恢复了秩序,四下一片死寂,只有讲师的话从音响中传出来:“你们再一次让自己的队友受到伤害,一个看似安全的气垫,难道比7个人合力将他接住会更安全么,你们这群自以为是又自私的人。”

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们,他没有任何情感,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眼下的所有状况,也尽在掌握,狞笑着说:“我再一次强调,我的课程一生只能上一次,知道因为什么吗?因为你的生命只有一次!”

5

因为学员濒临崩溃的状态,讲师把游戏停止,助教拉着地上的尸体缓缓地向外拖拽,地面上被画出几道鲜艳的红色轨迹,它们组成的不规则图形如同那几位同事临死之前的垂死挣扎。

大家被逼回到座位上,如坐针毡般继续进行这一场培训课。哀求和哭诉充斥着范蠡的周围,范蠡颤抖着双腿站在已经落座的人群中,显得那样突兀,那样容易被当作下一个目标。

讲师好像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满不在乎,直接开始了第二part的授课:“请大家从刚才的惊慌中走出来,面对成功,每个人都可以从容应对,但是面对失败,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迁善。”

“这是一种快速地从消极的心态中调整到积极的状态中的能力,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人耗时长,有人耗时短,耗时最短的人,往往能够立即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称为秒迁。”

范蠡不知道那些坐在椅子上的同事们此刻是否还能接收到台上发出的观点和信号,他只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识别语言的能力,讲师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从四面八方的音响中传来,每个字他都不陌生,但是就是无法把整段话连接起来,理解其含义。

他只能木讷地对台上不时传来的“对还是不对”“懂还是没懂”“收到还是没收到”进行回应。

如果没有刚才那一幕,他会立即把内心建设起一道高墙,他知道,每一个频繁出现的词语,都是一种催眠,当人们频繁地说出“对”“懂了”“收到”的时候,大脑的警惕性就会降低,会被提问人一步一步带向他所希望的思想境地而不自知。

但是,当下这些心理设防是完全无效的,因为即便范蠡能够不被带入讲师的情景,也不能避免危险发生,也不能让自己逃脱这个魔窟。

是老板的意思?不可能,这是一家正规的互联网公司,老板是个温文尔雅的高材生,每次看见下属,都会主动说话表示友好,即便是生气,也从不直接在会上批评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都是在私下里去说,给足每个人的尊严和面子。

那就只能是培训机构的问题了。

可如果是这样,人已经聚齐,通讯也已经中断,完全可以在这间会议室里进行直接行动,为什么讲师此时此刻,还在奋力地在白板上写来写去,和台下已经哭做一团的学员尽量互动,一板一眼,和常规的培训别无二致。

带着众多疑问,第一天的课程总算结束了。讲师给大家鼓气道别,并不理会那些哀求的眼神,收拾起教案就离开会议室。于此同时,8个助教驱赶人们来到自己小组的房间休息,四张上下铺被褥平整,晚饭餐盒整齐地摆放在地上。

如范蠡所想的一样,助教笔直地站在门口看守着这群人。

“上厕所请打报告,会有教官带你去,吃了饭,可以睡觉了,禁止互相交流,否则后果你们知道!”

这是范蠡睡着之前听见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他的意识开始模糊,只有那简单的一句话不停在心头默念:要活下去!

很快,范蠡便毫无意识地沉沉睡去,他整整站了一天,也整整思考了一天,他太累了,以至于隔壁的几声异动都没能把他惊醒。

6

“大家昨晚睡的都好么?”讲师在台上问。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沉默地看着讲师,眼神里是疑惑和绝望。

范蠡终于可以坐下了,他其实睡得不错,实在是因为他的身体疲惫过度,精神也紧张过头,他相信很多人也都和他是一样的,只是面对这个人,没有人再愿意配合他说哪怕一句话。

讲师略有些尴尬,不过很快就释然地笑了起来,笑声爽朗坦荡:“不妨我给大家交个底,明天课程结束的时候,一定有人活着离开这里,但是比例高低要看各位自己的本事。”

“咱们也都无冤无仇,他们几个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你们造成的。不优秀的人有个毛病,就是不愿意承担后果,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是去找其他人的原因,也就是替罪羊!总要有人负责,但是这个人千万不要是我,想想吧,你们是不是如我说的一模一样?”

范蠡低头沉思,这一点,老师没有说错,就眼下的事情来说,自己如果能够早一点儿发声,提醒众人上前接住队友,或许,这场培训到此时还很简单,听听故事,分享一些经验和心得,一切都会其乐融融地进行着,虽然危险随时可能到来。

但是,正因为自己没有站出来,才让几位同事丧命,他很自责,也很痛苦。但他不知道的是,场内有不少人,都有和他同样的想法,都在为自己的沉默,沉默得内疚着。

“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特质,不为自己开脱,勇于承担后果。某公司的一次副总竞选中,老板要求三位候选人逐一上台……”

课程再次开始,人们慢慢地被新的故事吸引,不得不说,讲师声情并茂的演说,非常富有感染力,要不是那8个同事此刻生死未卜,这将是一次还算成功的培训课程,范蠡一边观察有可能逃生的机会,一边感慨着。

一整个上午过去了,范蠡仔细观察了会议室里每一个角落,模拟出了每一个有可能进行反抗逃生的方法。

他发现,虽然这里是个封闭的空间,但是,学员有70多人,几十人要想舍命一搏,还是有机会的。

只可惜,一切计划都因为不能交流而无法进行,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认为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光凭眼神和默契,范蠡自认为没人能够快速向其他人传达意图。

培训师摆下的这个死局,难点不在于局本身,而在于局中人。

“休息15分钟,回来之后,会有一个异常困难的项目等着大家去挑战,这个项目关乎与勇气和信念,也关乎与你们的生死。”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作品名:《死亡拓展训练》,作者:陆河。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看更多精彩)

点击【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故事精彩后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Nl5bnAB3uTiws8K1W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