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威殿俗称池王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同安马巷镇五甲美街中心。始建于马巷镇五谷市,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迁建今址。马巷元威殿是池府王爷之发祥地,俗称"正炉"、"祖炉"或"总炉"。1991年被列为厦门市民间信仰对外开放点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
1995年重修及拓建。殿宇坐西朝东,系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分前后两殿,面宽7.95米,进深15.1米。该殿系闽台地区池府王爷的开基祖庙。据不完全统计,现有360多个分炉(庙)遍布于台湾、金门、澎湖岛以及新、马、泰等国家和地区及闽南十个县市。元威殿香火兴旺,已成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平台,2009年仅台湾地区就有78个进香团3200多名香客到此朝拜。
池王爷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诚。原籍南京,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武进士及第(文中举人,武中进士)。池然为人耿介,居官清正,常怀治国安民、济困扶危之志。
任漳州府道台,途经马巷以东七公里处之小盈岭,路遇两使者,自称奉玉旨往漳州播撒瘟药裁减人口。道台心中忖度:自己上任伊始,漳民将遭穴殃,不如以一己之身代漳郡万千生灵,即设计智取瘟药自服,遂即化身于马巷。天使将情禀奏天庭,玉帝甚为感动,为嘉奖其高风亮节,赦封为代天巡狩,并委派在马巷元威殿为神。因神恩浩荡,威灵显赫,逐步加封为"总巡王"。后又下坛乩示:玉帝再次加封为"总制"。现惯用衔头:玉旨赦封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
池然受封后,即托梦于五甲乡绅耆老,并预定时刻在乌甜脚水井中现像,众乡绅共见之(此井距"龙池"不上百米,泉足水甘,是马巷名井)。因此,乡人鸠众建庙,雕塑神像。在此期间,因迎神赛会,神辇竟不由人意,直奔四公里外之内官村,在陈于庭(字居爵,更字献伯,又号宾甫,明万历年间进士)门前大显神威,经久不止。主人未知何事,出门察看,仿佛见到当年之好友池然,便大呼一声"啊!池将军到!"事后,池王爷的履历即由陈于庭叙述而来,五甲绅耆据此多方搜集资料,写下了池王神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