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市场上热议着一个话题: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和短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很多人根据历史经验,认为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征兆,全球金融体系风险急剧上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仅据此就贸然得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结论还为时尚早,如果进一步认为全球风险上升,并形成一致预期,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自我实现。从上半年实际情况看,美国经济表现虽然明显不及去年,但是美国企业创新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标普500成分股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良好,美国就业情况也不错,近期IMF还上调今年美国经济预期增长为2.6%,比年初的预测上调了0.3个百分点。当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或者说减税政策刺激效果减弱都是事实,但短期内并未出现急转直下的症状。因此,不能对收益率倒挂现象做简单理解。
实际是美国单方面宣布将对中国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令市场预期发生改变,引爆了市场避险需求,大量资金流入国债市场避险,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而美国经济并未恶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发达经济体,依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其宏观经济政策有很多自由选项,不久前美联储政策由加息转变成降息,这种180度急转弯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致使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剧烈震荡。当然,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十年大牛市,也有内在调整的技术要求。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美国经济自身出现问题,或者出现风险积聚,美国总有办法转嫁风险,把内部矛盾向外部转移,让外部世界承担风险和成本,而受伤害最大的总是金融体系脆弱的某些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时,美联储曾经实施数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有扭转操作,总能做到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当然,鱼和熊掌兼得之事也只有美国能够做到,其他国家都不享有这个特权。
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现象引起了多方争议。在我看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认知,一定要有深层次分析。
第一,利率倒挂现象有利于美国摆脱当下经济困境。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会减少美国国债利息支出。美国公共债务规模超过GDP,达到100%以上,每年付息成本很高,降息有利于减轻美国财政负担。
第二,10年及以上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直接降低了融资成本,实际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第三,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相对上升,有利于抑制资金外流。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指数变弱,但实际上,美国又希望维持强势美元,吸引境外资本流入美国。
一般来说,汇率贬值有利刺激出口,但升值有利扩大进口,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实际上,短期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入美国,促进国内投资,但推动美元汇率走强,又不利于出口。货币政策往往顾此失彼,因为存在内在冲突。这次美联储降息,长期利率下降,可促进国内投资和消费,同时吸引国际资本流入,阻止国内资金外流。
目前,全球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这时候保持强势美元地位,不仅能吸引国际资本,而且还有利于提升美元购买力。美国可以趁机大量廉价地进口商品。实际上,这恰恰是美国经济具有自我调整功能的体现。
当然,如果美国经济因此向好,对世界经济也是一个好消息。美国经济和政策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期望美国负起责任,尽量减少宏观经济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同时,加强大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从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20WpWwBvvf6VcSZnZ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