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四月。
金国两路大军攻破汴京,掳走徽宗、钦宗两帝,以及宫内上下三千多人,这些人协同金国两路大军北上回到了金国上京。
金国大军在离开汴京之时,另立张邦昌为汴京帝王,在汴京城建立大楚政权。然而张邦昌并不乐意当这个大楚皇帝,国难当头被金人强制送上帝位的他,怎会逃得过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
在金人北还上京之后,张邦昌火速派遣使者前往济州迎还康王赵构。
康王赵构原在相州避难,金国占据汴京之后,他一路途径大名、东平,一直逃亡到了济州。赵构听到张邦昌派遣的使者传信,半信半疑,暂时还不敢直接回到汴京。
张邦昌为了能够让康王赵构相信,让出权利,将朝堂大事交由元祐皇后接管,而他降位为太宰。
靖康二年,五月。
张邦昌在应天府(宋朝南京,现商丘)跪迎康王赵构,赵构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建立南宋。
宋高宗赵构登上帝位之后,开始紧急布防。可是汴京城外翼的河东、河北地区几乎全部被金兵侵虐,各地据点已经濒临崩塌。
宋高宗赵构能够做的就是重新构筑军事据点:
以汴京为中心:大名、开德府、滑州、郑州、应天府、东平
以洛阳为中心:河阳、汜水关、陕州、河中
以长安为中心:鄜延、环庆、熙河、秦凤
南宋朝刚刚立国之初,能够真正重新构造防御据点的也就汴京、洛阳、长安三地外围。此时,真正能够拦截金国大军的河北诸据点很难在短时间内拱卫京师。
宋高宗赵构干脆直接南下,从应天府南撤到了扬州。
对于宋高宗赵构而言,此时北方地区一边狼藉,南方地区的江淮防线、长江天险恰恰是金国骑兵的天然克星。
建炎元年,十月。
金国得知楚帝张邦昌被废之后,金国三路大军再次南下进攻:
东路大军:完颜宗辅从燕京南下,进入山东中路大军:完颜宗翰从云中南下,进入河南西路大军:洛索从隰县南下,进入陕西东路大军统帅完颜宗辅带领大军拿下沧州,直扑山东境内据点棣州。宋将姜刚之带领守兵拼死抵抗,东路大军无法破城,只能转而进攻汴京。
当时,金国中路大军已经顺利攻占汝州、邓州,东路大军统帅完颜宗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急忙下令让完颜宗弼带领一部分军队趁势突袭宋将宗泽。
金国东路大军、中路大军相继朝着汴京方向进攻,宋将宗泽马上下令在滑州突袭东路大军后路,同时在郑州正面驻防,全面防范金兵合围汴京。
宋将宗泽派遣部将在郑州击退两路金国大军,完颜宗辅害怕后路被宋将宗泽在滑州突袭,急忙带领着东路大军撤离汴京,再一次南下侵入山东境内。
这一次,山东境内的青州、潍州、临朐接连被金兵攻破,东路大军直扑南下,深入南宋腹地。
金太宗以东路大军孤军深入,恐有不测,遂下令让东路大军北撤还军。
中路大军听闻东路大军已经开始撤兵,遂也开始撤回西京。
在东路大军、西路大军接连进军的同时,金国西路大军统帅洛索也带领着大军从隰县南下,传言想要逼近蒲州,从这里渡河。
宋兵将士为了防止金将洛索渡河,在蒲州严防死守。
洛索眼看宋军防守严密,在深夜中拔营北上,突然从龙门渡河,准备进攻韩城。
西路军统帅洛索突然进入陕西境内,在韩城、同州驻守的宋军,听闻金兵前来的消息,还未抵抗就弃城而逃。
洛索带领大军得以顺利逼近长安,当时关中守军几乎都在西北边境防范西夏,长安地区的兵力经过几次调拨救援汴京,早已经所剩无几,仅仅剩下一千多名宋兵在驻守。
洛索带领大军将长安逼近长安的同时,宋将傅亮竟然带领了几百名的宋兵提前出城投降,洛索趁机下令大军攻入城中,长安顺利被破。
洛索一路节节胜利,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他下令大军在凤翔驻守,前锋军队马不停蹄逼近秦凤、熙和,金兵的屡屡侵逼,再次逼降了宋军。
这一次,秦凤路守将李复生率先献城投降。
陕西各地守军的相继投降仍旧在不断的刺激着金将洛索的斗志,他再次下令进军,直逼熙和。
熙和守将张深听到洛索不断进攻的消息,马下带领了三千多的精锐在巩州设伏,洛索先锋军在此遇到宋军伏兵,先锋主将哈蕃当场战死。
张深首战告捷,立即传信于泾原路守将曲端合力出兵,在凤翔会师,共击金兵。这一次合兵,西北各军互不服从,遂被金将洛索大败,洛索果断带领大军逼近泾原。
泾原守将吴玠带领军队驻守在清溪岭,等到洛索带领大军途径这里的时候,吴玠先行派遣出三百名士兵出击,这些士兵奋勇冲击,虽然尽数战死,却成功的打乱了金兵的阵型。
吴玠眼看金兵开始大乱,遂下令全面冲击金兵,大败金兵于清溪岭。
洛索此次兵败之后,关中地区已经渐渐开始炎热,这对于长途奔袭的金国骑兵而言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金国骑兵向来喜欢在寒冬腊月出兵进攻,因为那个时候战马壮实,军队战斗力也最为彪悍。
可是,酷暑天气对于这些战马和金兵而言,他们无法习惯炎热的气候,洛索的统领的这路西路大军也开始撤军而返。
金国此次入侵宋境,虽然三路大军主动撤兵,却再一次撼动了南宋在各地的防守力量。这个刚刚建立的南宋政权开始一步步的退缩在长江防线,整个黄河以北全部沦为敌国领土。
如果说南宋是一个新兴的政权,那么往后无数漫长的岁月中,南宋政权依旧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没有那一个王朝能够在边陲异族环伺的险恶环境下脱颖而出,宋王朝也曾经横扫四方,也曾经傲然屹立于中原大地,可它终究还是被强悍的异族势力一次次的打垮。
战争与和平对于宋王朝而言,和平的代价最小,也最能够让天下的黎民百姓快速脱离战争苦海。
可终究,这个王朝历经千般风雨,归来仍是疲弱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