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为一家发展至今仅有9年之久的科技公司近几年可谓是在行业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虽说小米公司发展年限并不是很长,但其却给人们带来了很深的印象,至于是什么样的印象,可能无非就是这两种印象。
首先,小米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印象就是“廉价”。当然,这里所说的“廉价”并不是指我们所理解的廉价,而是小米产品的性价比很高。充分了解过小米这一品牌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自从雷军带领着小米正式“搅局”手机市场之后,市场均价就出现了急剧下滑的现象,以往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厂商在小米这一“搅局者”正式加入之后也“被迫”收起了以往那高傲的态度,毕竟谁都不会跟利益过不去。
同样的,谁也不愿意跟自己过不去,如果继续一意孤行而不去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话,总有一天会被市场以及消费者给淘汰,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自己将自己给淘汰了的情况。
其次,小米给我们带来的第二印象就是缺乏一定的技术研发,此前网上对小米这一家公司就有着这样一种评价:小米只能称得上是一家“组装厂”,不但没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而且对其它科技公司有着很高的依赖。
其实我们都知道,小米并非“一无是处”。之所以小米会给人一种是在靠“砸钱”借技术的感觉,或许还是因为我们对小米的期望太高,在用华为的“标准”来对小米进行衡量,毕竟华为给人的感觉是在靠技术赚钱。
相比较于华为而言,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确实不及华为,无论是芯片方面还是系统方面,小米对高通以及谷歌等公司均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依赖,因此很多人会觉得小米是在“砸钱”向高通等公司借技术也不奇怪,换做是小编我也会这么认为。
然而,小米真的是在白白给高通“砸钱”吗?或许并不是这样。虽说小米在芯片以及系统研发方面略显落后,但在“黑科技”方面,小米可谓是一点都不落后。正如小米高管所说:世界上没有哪个企业或者国家能够包办一切,都是依靠着明确的分工合作,中美都是工业大国,美国以及国民离不开中国,同样的,中国以及国民也离不开美国。
确实,小米这一位高管所说的这一番话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任一企业想要拥有更好的发展或许只有与其它企业达成合作,只有合理分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将所有工作全部都包揽于一身的话,不仅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会就此将自己“累”垮。
对于华为能够自主研发出自己的芯片以及系统这一事实,毋庸置疑,华为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均值得我们给予充分的认可,但对于小米而言,虽说小米目前对美国一些科技公司还存有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但并不能用华为的“标准”去否定小米,毕竟每一家公司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各不相同,只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式。因此对于小米高管所做出的“谁都不能包办一切”这一表态,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