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个洋葱,保准能生个女儿出来。”
“这要是被人轻薄了,都怪他自己不知道检点。”
“新婚之夜,谁将男子的面巾取下,男子就要追随于谁,易主视为不贞。”
伴随着这些反套路式剧情台词的热传,《传闻中的陈芊芊》依靠着“女尊”出圈了。
和所有典型的甜宠剧一样,《传闻中的陈芊芊》也同样糅合了撒糖、治愈、搞笑等诸多典型特点。但有意思的是,虽然同样主打甜宠风,《传闻中的陈芊芊》却将故事背景定格在崇尚女尊男卑的花垣城。
意外卡在自己写的剧本中的七流小编剧,为了活命大开金手指,一边是已知的剧情,一边是地位的尊崇,两厢交叠之下,陈芊芊也毫不意外地在一众套路故事中闯出了属于她的另一番天地。
对于观众而言,反其道而行之的《传闻中的陈芊芊》的确让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爽了一把,以至于短短的几天内,迎来热度与口碑的双丰收。
但对于以《传闻中的陈芊芊》为代表的一众甜宠剧而言,它们所经历的“变形计”,在冲破套路桎梏的路上,似乎并非想象中那样顺利。
被狠戳的性别意识
女帝至尊,女性为官,女人是最至高无上的权力者。相对而言,男性的地位则处于绝对的弱势:他们聚集密度最大地方是仙乐飘飘的坊司和艰苦的矿场,前者用于满足审美情趣,后者用来维持劳动结构。
《传闻中的陈芊芊》一开篇,便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诺大的花垣城,自上而下、由内到外都严格恪守着的,是 女尊男卑的金科玉律。
一直以来,甜宠剧所承载的便是女性观众对于生活的神化和想象。尤其是曾火爆一时的大女主剧,那些或美丽睿智,或才华横溢的大女主们,曾一度代表着女性观众的终极幻想。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作品诞生的前提仍是在父权主义社会之下。不论是《甄嬛传》还是《延禧攻略》,不论是逐渐黑化的甄嬛还是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魏璎珞,她们的故事皆建立在男性特权的庇佑和扶持之下。从离开真爱、放下梦想,到在被害与反击中走向高位,过往种种皆是为了在封建父权社会谋一条生路。
在这种情况下,《传闻中的陈芊芊》的诞生,仿佛章回小说般一剑封喉,随着“霸道三公主强扭小奶狗”剧情的激情上演,苦苦追剧的观众,终于足以打出一个畅快饱嗝。 “一些女孩子经常听到的话,就这样通过台词嘻嘻哈哈地说了出来,处处透着对糟粕思想的反讽,透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幽默感。”
对于如今性别意识向来能掀起轩然大波的互联网环境而言,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新鲜体验。而“真香”的观众们将这份快乐转为实质的播放量与评分。自 5月18日上线腾讯视频以来,这部小体量的轻喜剧作品,在屡次收获微博万转同时,豆瓣评分也拿下了7.6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传闻中的陈芊芊》这种情节的设定,也进一步稀释了甜宠剧原本便分化明显的男女受众比例 。骨朵数据显示,《传闻中的陈芊芊》中女性观众占比高达92.47% ,男性观众仅为7.53%。而在92.47%的女性观众中,又尤其以19-24岁为主,占比为50.75%,而这一数据,恰恰也与如今新一代年轻女性的观念不谋而合。
陈芊芊真的赋予甜宠剧新生了吗?
女尊元素的加入,为批量化生产下病态难掩的甜宠剧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新的机遇。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它真的让疲软的甜宠剧改头换面了吗?
事实似乎并没有这样乐观。
从目前的剧情发展来看,尽管《传闻中的陈芊芊》在背景设定上赋予了它讨好女性观众的天然优势,但从具体的剧情发展来看,男女主的恋爱模式上其实并没有走出甜宠剧的一贯套路。
从两男抢一女,到恶毒女配屡次插手,再到一众配角的鼎力相助,观众所熟知的甜宠剧套路一一上演。
另一方面,在角色的塑造上,《传闻中的陈芊芊》也更类似于古早的玛丽苏模式。穿越至花垣城的陈芊芊,之所以能够一路横行霸道、无所顾忌,并非建立在自身魅力及能力的基础上,而依旧是取决于封建王朝下她地位的尊崇。
换句话说,《传闻中的陈芊芊》在剧情设定上,更类似于玛丽苏的进阶版。
都说时尚是个圈,总会流行回来,这句话用在甜宠剧身上同样说得通。十五年前,袁湘琴迷迷糊糊地与天才美少年江直树展开了一段温馨可爱的爱情故事。十五年后,同样是原本不起眼的三公主陈芊芊在阴差阳错之下,与玄虎城文韬武略、绝世无双的少君韩烁相识相爱。
从本质上来讲,两部作品或许是一回事。依旧是熟悉的傻白甜搭配高配男主,依旧是你侬我侬,匆匆十五年过去了,当初追剧的一批观众已然长大,但甜宠剧似乎依旧留在原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无疑是中国最成功的IP运营模式。尤其是随着所谓的泛娱乐时代到来,在注意力与存在感的争夺大战中,甜宠剧强大的百搭能力,使得原本与之无涉的内容也不得不向之示好。
但在这个充满争议的战场上,当此类作品依旧以满足女性幻想为主要目标,借以“女尊”的名义,却仍停留在灰姑娘与王子的变形故事中,其所讨论的平权意义也已经被大大地稀释了。
女性题材成长之路上的必经一环
当然,若因此就为《传闻中的陈芊芊》打上对女权话题浅尝辄止的套路化甜宠剧,也是不公平的。
从甜宠剧的范畴来说,以《传闻中的陈芊芊》为代表的一众作品距离逃离流水线式量产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当我们跳出甜宠剧的范围,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传闻中的陈芊芊》所存在的意义,或许便有所不同。
在电视剧领域,《传闻中的陈芊芊》所强调的“女尊”尚属新鲜,但在网络文学中,女尊早已与言情、纯爱等共同高居女性观众的抉择榜单 TOP3。而从其具体内容来看,虽然表面上五花八门,但内核和本质都大同小异,即为现实中意识已经觉醒但却又无法摆脱生活中的不公的女性读者,赋予一场更为纯粹的权力体验。
凡是存在,皆有其必要性。女尊文的大道其性,已经初步证明了,无论是为女性题材提供土壤的社会文化环境,还是女性题材本身的内容形式和审美风格,随着时间的流逝,支撑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尤其是通俗大众文化的供给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这一点,虽然在电视剧领域表现得尚不明显,但从近些年来不断进化的电视剧女性形象来看, 女性意识的觉醒,已经在逐渐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一种趋势。
在宫斗剧中,从本顺从于命运后不得已选择反抗的甄嬛,到一路打怪快意手撕的魏璎珞,再到选择一条违背传统宫斗法则“必死之路”的如懿;在现代剧中,从高智商高情商的总攻安迪,到一路北漂与生活短兵相接的陈可,再到脱离原生家庭独自创出一番天地的苏明玉,虽然她们的角色设定仍存在着一些待填补的漏洞,但不可否认的是, 从具体时间线上来看,这些角色的变化,实则是带有着一定的性别革命的突进意味的。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成熟品类的作品而言,它的诞生皆需要经过概念化到现实化的落地,从极端的女尊到理智的女权,过往的故事与人物形象,无疑是未来创作之路上坚固的基石。
从这一角度来看,《传闻中的陈芊芊》距离优秀的甜宠剧路途遥遥,但对于女性题材作品的成长与矫正而言,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总编 | 韩英楠
编辑 | 青禾
校对 | 栗子
热文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3VUnIBnkjnB-0zBoF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