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维护孩子的心理安全,关心孩子在校生活,保护孩子自尊心

2019-10-05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老师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这种教育体现在很多方面,优秀的老师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提升成绩,还能够提升孩子的素养、品德,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有少部分教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在教育孩子时使用的方法并不妥当,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情况,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绩,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不要觉得老师教育孩子是因为孩子犯错了,无论孩子犯多大的错,老师都不该侮辱孩子的人格,不可以不尊重孩子,孩子的心理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闫女士的女儿13岁,很不喜欢上学、成绩差,还总惹祸,闫女士对女儿严加管教,可是却不见成效。但前不久闫女士发现女儿变得内向了,不像原来那么爱说话,女儿跟她说老师在学校辱骂她,闫女士却没当回事,还表示“你不犯错他能骂你?”闫女士在心理庆幸终于有老师能管得住女儿了。结果有一次女儿把老师的话偷偷录了下来,闫女士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老师谩骂女儿时言辞粗鲁,很伤女儿的自尊心,闫女士这才到学校找了老师,而女儿也有明显的厌学迹象,闫女士准备替女儿转学。

无论孩子的能力、表现有多差,老师都不应该用粗鲁的语言谩骂、侮辱学生,家长也要注意维护孩子的心理安全,关注孩子的在校生活,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遭到老师或者同学的辱骂,家长应该极力制止,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心理安全和身体上的安全同样重要。

家长要关注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反馈。

家长要关注孩子对学校生活的评价,看看孩子对老师、同学有何看法,如果孩子觉得老师的某些行为不对,家长应该予以重视,而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认为孩子一定有错,弄清事情的因果才能准确判断到底是谁的错。

家长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平时也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谩骂孩子,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同时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

家长要约束孩子的日常行为。

孩子犯错是很多老师发脾气、骂人的原因,虽然老师使用的处理方法不够妥当,但是孩子的错误不能因此被掩盖,家长平时要注意约束孩子的日常行为,让孩子注意自己在校的表现,如果孩子不犯错,老师就没有理由责骂孩子,如果老师依然有这样的行为,那么应该告知学校对老师做出处理。

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安全,如果家长忽略这一点,孩子很容易失去对身边人的信任,和家长之间也会形成隔阂,所以家长必须要全面保护好孩子。

您家孩子曾被老师辱骂过吗?您会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呢?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zgTnG0BMH2_cNUgGS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