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格局拉得更大 —— 三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

2020-04-08   和谐瀍河

大开放形成大格局,大格局带动大发展。

一座城市要提升发展格局,必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高水平开放中积蓄城市发展之势、实现城市气质之变。深刻把握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市委书记李亚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要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强化开放引领、积蓄发展势能,把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的格局拉得更大。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从“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到“扩大高水平开放”,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对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开放”始终是关键词。“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上先行一步”,则是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对洛阳提出的明确要求。此次省里出台若干意见支持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更是“以开放为引领”打头。洛阳要实现服务国家大战略与加快自身大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就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开放理念、开放举措融入各领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开放潮涌,奋楫者先。回顾历史,二战以后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我国仅用40多年时间便实现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洛阳先后6次进入国际大都市之列,这些无不是开放的结果。近年,我市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现代开放体系,确定了“自贸区、综保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跨境电商、产业招商、会展经济、质检中心建设”等8个重大专项建设任务,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座城市,推动发展航船扬帆远航,都应从“世界的尺度”来规划航线。然而,对标沿海先进地区,我们的开放资源尚未很好地利用起来,经济开放度和城市国际化水平还不够高,一些干部开放意识不强,或沉湎于过去的辉煌,或过度依赖于上级支持,或习惯于过舒适自在的小日子,存在“自满”“等靠”“安逸”的心态;也有一些干部时刻流露着“洛老大”意识,跟后进比沾沾自喜、跟先进比不放眼里,过时的思想观念束缚了奋进的脚步。

开放,不是一时的取舍,而是不变的姿态;不只是地理位置,更是心理位置。从“时间进程”中把握历史与未来,从“空间格局”中审视自己与世界,我们就可以从“全球时间”里找到“洛阳时间”,以“世界视野”来打开“洛阳视野”!

站在洛阳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开放水平提上去、把发展格局拉上去,我们就要切实树牢开放意识,把握经验规律、着眼发展需要、持续解放思想;要着力夯实开放基石,建好用好开放平台,不断拓展开放通道,加快壮大开放主体,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全面拓展开放领域,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不断拓宽区域布局,丰富开放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打好开放“组合拳”;要持续放大开放效应,以开放促理念转变、促改革深化、促创新驱动、促产业转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开放的眼光解难题、以开放的思维增活力、以开放的心态聚资源、以开放的格局树形象,“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洛阳定能迎来整体气质之变、发展势能跃升!(洛评)

(来源: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