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网络热词横飞的年代,如何在文章中适当的使用网络热词?

2019-08-20     媒玩儿

现在的新媒体文章越来越难读懂了,尤其对于刚涉足新媒体的用户而言。现在,是网络热词横飞的年代,如果可以在新媒体文章中恰当的使用,会直戳读者笑点,使文章增色不少。

但相反的,如果你使用的不好,就会让读者莫名所以,甚至直接关闭你的文章。

问题

如何在文章中适当的使用网络热词?

回答

网络热词,从现在来看,使用难度相较以前变低了,这是由于互联网普及开来,大家都有了用微信、微博的习惯,即便是老一代人,也受到了年轻人的影响,学习了一些网络词汇。所以,有一部分网络词汇你已经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了。

不过,现在网络发展的速度太快,热点事件更新的频次太多,如果你使用的词汇太过前卫,也会对文章有负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恰当的使用网络词汇~

1、有一些词汇可以“随便用”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呵呵”“no zuo no die”。作为新媒体人来说,你可能觉得这些词早就不是什么热词了,但大家要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紧跟时代潮流,了解什么是“唱、跳、rap、篮球”的。

这些词有哪些特质呢?其实很简单,外交部曾经使用过,人民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众人皆知的媒体报道过。

对于尝试进入互联网、新媒体的“大龄用户”,他们肯定离不开曾经传统媒体的羁绊,所以以上三个新媒体号他们一定会关注,并且仔细阅读文章。

如此一来,这些曾经只有互联网人知道的“网络热词”,就会重新焕发活力,带来新的一轮使用热潮。所以,你完全不必担心用户看不懂。

2、知道自己可以用什么词汇

我们一再强调,做新媒体之前,一定要研究好自己的用户画像,给自己的用户打上“标签”。

比如你主打三四十岁的女性白领,那么像“原生家庭”这个词汇你就可以随意使用。因为情感、家庭的内容她们看的比较多;

如果你主打15至25岁的年轻女性,那么像“skr”这种网络热词就可以随意使用。因为她们大多追星,基本不会不知道吴亦凡,也就知道吴亦凡说“skr”;

如果你主打18至22岁的大学生男性群体,那么“gg”这个词就可以随便使用,因为这个群体玩电竞游戏的人很多,都知道这是认输、投降的意思。当然,如果你非要对四五十岁的女性群体使用gg,她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哥哥”的意思。

当然,除去用户画像本身可以理解的网络热词,我们还可以去“创造用户可以理解的网络热词”,即通过文章,对他们进行热词科普。

比如,公众号“小声比比”写过一篇关于蔡徐坤的文章,从评论可以看出来,他确实有一部分用户不知道蔡徐坤,而经过他的科普以后,大家也就清楚了。之后,像“鸡你太美”这些梗就可以随便玩儿啦~

3、最后,怎么用网络热词才有趣?

强行用网络热词是没有意义的,既然是网络上有趣的“梗”,那就要用的自然,用的巧妙。

小张老师一拍脑门,没想到特别有意思的,就简单举个例子——“这个剧情反转的太快,差点给我闪了个腰间盘突出!”

如果正常来说的话,我们可能会说“剧情反转的太快,我有点受不了”。如果你说闪了个腰间盘突出,效果肯定会好一些。类似这种使用方式,我建议大家去学习这两个号:混子曰、小声比比。

以混子曰的这篇文章举例,它介绍的是“小儿麻痹”,形象的把病毒画成了海盗,并且用“至腹宝”谐音支付宝,大家一看就都动了,非常有趣。

总结

可能很多人觉得,网络热词都是给年轻人看的,我倒不这么认为。如果你能在新媒体的文章中,使用那些你的中老年用户都懂的网络热词,在他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会比年轻人更深刻。

最后,总结一下热词使用方法:

1、让用户看得懂。

2、使用的自然、巧妙。

3、记得去教育用户,他们真的很聪明!比如正在看文章的你~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nxArmwBvvf6VcSZFSyp.html